39.第 39 章 山崩地裂 (第3/12頁)
江南知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說,即便他們成功逃離梁城,但無論去到何處,都將成爲沒有土地、食不果腹之流民,那是萬人所指之暴徒流民吶!
沉甸甸的陰霾猶如猝然降臨的夜幕,將衆人籠罩在無邊黑暗之中。但同時,也有不少貧寒人家在籌劃着,該如何逃離這恐怖之城,他們本就無甚輜重財產,便是當流民,也比在此處等死要好,至少能多幾分活下去的機會。
在寧騰趁機再次給秦王寄出密信,加快謀劃反韓一事之時,一輛從城外駛來的馬車正急急往新鄭王宮駛去。
車中披着月白大氅的溫雅俊朗青年,正是韓國前丞相張平之子,張良。
韓國自廢除申不害變法後,便恢復了世襲官爵制,原本按照慣例,年滿二十歲的張良應當被韓王徵召入朝爲官,但當今韓王最寵信的大臣姬槐,本就對相位虎視眈眈,又聽聞張良有賢才,便時常在君王面前百般挑撥,以至張良一直待在封邑未能出仕。
但張良本就淡薄名利,於此並無怨懟,只在封邑莊園恬淡度日。再者,他認爲自己之祖父,自韓昭侯一朝起,便以韓相之身侍奉三代君王,他的父親亦在兩代君王治下擔任相國一職,張氏在韓國五世爲相,本就飽受君王之厚恩,又何以生怨? (1)
此番他前往新鄭,正是想進宮勸諫君王,當日聽聞地動傳言後,出於謹慎考慮,他亦暗中佔了一卦,確佔出於韓國大不利之卦象,這才相信秦國巫師並未虛言惑衆。
如今二月近在眼前,無論梁城是否已被獻給秦國,他都會勸君王應儘快打開各處城門,疏散梁城百姓至安全之地。
想到這裏,張良暗歎一口氣,他雖從未參與過朝中之事,但深知,韓國之處境危如累卵,君王正該收攏人心,與韓國百姓齊心協力共抗強秦,怎能行這般讓民衆心寒之舉?
可他千算萬算,卻沒算到勸諫之言剛出口,便被韓王笑着打斷了,“子房啊,寡人前幾日已將梁城印璽交於昌平君,如今此地已是秦國之城,你又何必特意前來爲秦人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