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 (第7/20頁)
江南知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他不知曉的是,早在秦國探馬傳回匈奴南下消息之時,秦王嬴政便已派出李牧、率三十萬大軍連夜啓程,從太原郡奔赴代郡攔下匈奴人的步伐。
秦國如今的騎兵作戰水平,雖比不上李牧曾經親手訓出的那些趙國騎兵,但秦國有三樣令李牧也大爲震驚之物:馬蹄鐵,馬鐙與馬鞍!
世人所說的“馬蹄”,乃是指馬腳掌之角質層部分,正如以銼刀修整指甲會使之變薄,馬匹長期遠距離奔襲途中,馬蹄亦也是極易變薄崩裂甚至是脫落的。
而在沒有神經、感知不到痛楚的馬蹄脫落後,馬匹行走之時便是直接以肉掌觸地,極易因痛楚難忍而突然揚起馬蹄,將士卒甩下去致傷致死。
而有了這“u”形馬蹄鐵釘於馬蹄之上,這馬匹便如同穿上了“鞋”,再無須擔心於崎嶇山間奔馳之時,馬蹄會被尖銳的石頭磨損。
再者,李牧細細觀察後,還發現這馬蹄鐵底部平整,能保護那些因不均勻磨損、而導致馬蹄角部分質層更薄的馬掌,如此一來,縱便馬蹄鐵被磨損,亦能及時更換而不致耽誤戰機。
而眼下,縱是最擅騎兵的趙國,也只有軟布馬鞍,用來緩解馬鬃與人體在長距離摩擦後的刺痛之感,騎兵坐於馬上擊殺之時,唯一保持前後左右平衡的方法是手持繮繩,努力將自己固定於馬背上夾緊雙腿。
但如此一來,騎兵上半身力量也被分去大半,雖然跑得比步兵快,廝殺力量卻遠比不上底盤更穩的步兵。
而秦國這款高橋馬鞍與馬鐙是連爲一體的,馬鞍前後翹起而中間
平整的馬鞍,能保證騎兵不易前後傾倒,固定於馬鞍兩側的寬闊鐵馬鐙,更如同給騎兵加了一雙與馬連成一體的“鞋子”,騎兵衝殺之時,便能利用馬的速度與力量同步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