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第1/13頁)
江南知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着,君王便疾步下殿將小傢伙接在懷中,取出棉帕爲他擦了擦額頭與髮間的汗水。
周禮在以禮法約束貴族行爲的同時,亦規定民間庶民凡事需依禮而行。
男女婚嫁之事,除卻必須嚴格遵守“六禮”流程,還須尋來伐柯媒人走個過場,若無伐柯人而結男女之好,則視爲苟合——正因如此,孟子纔會有“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的感慨。(1)
爲此,西周王室還設置了名曰“煤氏”的官媒職位,專門負責百姓婚姻事宜,同時還肩負督促“男二十,女二十”大齡晚婚男女儘快成親之責——這時期的伐柯人,嚴格意義上來說更像頗具儀式感的主婚人,而非後世以拉紅線爲生意的“媒婆”。
譬如,周天子嫁女於諸侯之時,便會請來該諸侯族中德高望重者擔任伐柯人爲其主婚,也因這緣故,周天子之女漸漸從王姬被改稱爲“公主”,因爲爲她們主婚的諸侯,最高爵位爲“公爵”。(2)
後來隨着西周王室的式微,野心勃勃的諸侯們紛紛效仿周天子,在嫁女於大夫之時,亦請來該大夫族中德高望重者擔任伐柯人,並將女兒也稱爲“公主”。
到了戰國亂世年間,周王室自顧不暇,更無多餘財力奉養官媒,私媒便日漸取而代之。
按照時下約定成俗的慣例,庶民請的伐柯人,多是鄉閭間有頭有臉之人,若有誰家能請到里正做伐柯人,簡直是頂頂長臉之事;
而各地豪強富戶請的伐柯人,多是當地郡縣長官或家有子弟在朝中官爵顯赫之族長。
換而言之,這時期的“良媒”並非後世媒婆,而是能讓男女兩家皆覺面上有光的男子——若單按這條來看,明赫身爲君王家的九公子,確實是再符合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