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第2/13頁)
江南知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系統絮絮叨叨說了一大通,最後感慨道,“西周時期,不管城市道路還是鄉村道路,每十里會有爲路人提供飯食的‘廬’,每三十里會有爲路人提供住宿的‘宿’,而每五十里會設置一個‘市’,還能爲馬匹提供草料這服務,跟人類兩千多年後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也沒什麼區別了華夏人真的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很有智慧了”
後來,隨着春秋戰國亂世的到來,廢除了西周井田阡陌道路的大大小小諸侯國們,一個個忙於爭奪地盤的謀劃,在這禮崩樂壞的時代,一個不留神就會被對手蠶食,哪還有人顧得上按周禮的要求修路?
是以,列國新修的郡縣道路雖也設有驛館,卻絕不可能每十里就出現一個提供飯食的“廬”,正因如此,以黍米蒸曬而成的乾糧“糗”,纔會成爲這時期遠行人的通用乾糧。
明赫連聲讚歎
道,“統子,他們真的太超前太人性化了!在道旁栽樹美化環境,設置道路管理人員,提供道路服務區,跟兩千多年後真沒啥區別我今晚就去勸父皇”
哪知他意念中的話音未落,就聽見年輕帝王清朗的聲音響起,
“朕聽聞,數百年前周王室鼎盛之時,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道旁每三丈而樹,桑柳棗榆可爲行人遮陰蔽日”(2)
明赫急忙興奮仰起頭,眉眼彎彎看向自家父皇,喜滋滋嘀咕着,我跟父皇又一次心有靈犀哦,父皇的觀念永遠走在時代前沿,噢耶!
嬴政眼中含着融融笑意,垂首貼了貼小傢伙的臉蛋,既然小傢伙不反對此事,看來朕於道旁栽樹便算不得破費。
諸昭慈祥地看了兩眼明赫,這才取出另一份圖紙,笑眯眯道,“秦人能做陛下之子民,真乃三生大幸也!老臣早已畫好廬宿與樹木圖紙,還請陛下過目至於道旁之樹,老臣以爲栽種尋常青松便可,不必如周王室那般以甘棠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