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馬謖一生,從不靠外掛 (第4/12頁)
昭昭白影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路雖然有現成的,但是擴寬、加固、鋪設路面的工程量也不小。而且,道面應該拿什麼鋪設?土路還是石板路?工程進度如何?我一丁點經驗也沒有啊?”
這個時代雖沒有水泥,但修路技術還是很發達的,道路總體歸咎爲三種。
一是熟土路。熟土就是把土用火炒一遍,然後以巨大的滾石均勻碾壓數遍,既保證了路的硬度和耐久度,且不會有蟲或草。秦滅六國時在天下所修馳道多爲此類,使得百萬大軍通行無阻。
熟土造路的優點是方便快捷,人多的話,一天能造出四五十里路;缺點是使用年限比較短,抗雨水沖刷力較差。基本上幾場大雨過後就垮了。
二是地磚路,在西漢時就有了用黃土燒製的大地磚,很硬很耐糙。平整地面後鋪設上去即可,這個時代沒有什麼重型車、超載車,是完全可以滿足日常使用的。
地磚的優點是美觀大方耐用,鋪設速度也很快,只要地磚供應的上,輕輕鬆鬆一天二三十里。缺點是耗工耗財。
三是石頭,宮殿等大型建築地面多采用大理石,花崗石等材質鋪設,非常耐用,即使到了兩千年後的後世,很多古巷落還有保存完好的石板路。
石頭路的優點是便宜、耐用,可以就地取材;缺點是太沉重,打磨成板、搬運工程量巨大,鋪設速度很慢,一天最多鋪設幾里地,還特別費勞工,幹不了多久就會累死人。
要知道,連續不間斷的高強度的勞動,再耐糙的漢子也會脆弱的像一張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