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比如說劉老六,謝雙瑤的確展示出了一些神異,但這個對大家都只有好處,至少能讓大家從飢餓的風險中解脫出來,但劉老六就覺得她是妖孽,千方百計地想要消滅她這個妖精。那和誰說理去?沒文化的人有一萬種離奇古怪的思維方式,而且特別認死理,還會放大本能的狡詐,愚昧、惡毒、狡詐、頑固,管理者哪有時間一個個溝通清楚,再對症下藥什麼的,對這些人就投到礦山用鞭子管理,飯給足了,過幾個月他反而馴服了。
非洲當地人也有很多在管理者看來莫名其妙的毛病,迷信、吝嗇,卻又喜歡把錢花在莫名的地方、小偷小摸、偷懶、聯合同鄉裹挾管理者鬧事,猜疑管理人員……他們的人工足夠便宜,但管理者很快都會覺得這便宜是有理由的,謝雙瑤和這些人打了很多年的交道,無奈是情緒上的主旋律,脾氣都被磨平了。反過來給彬山流民做掃盲時感覺已經好很多了,彬山流民和以前的員工比至少好在一點,夠勤勞,這片大陸沒有非洲那麼優越的條件,成天躺在芭蕉葉下,等香蕉成熟了採來喫點也能活,這裏想要生存就要喫苦幹活,久而久之,勤勞已經寫進了華夏基因裏。
只要夠勤勞,夠服從,就可以合作,謝雙瑤連續不斷的掃盲、掃盲、掃盲,連礦奴她都掃盲,由於她神仙降世的身份,大家對她都極爲信服,久而久之也相信了謝雙瑤一直在大力宣揚的邏輯——只有所有人都識字,管理起來纔會方便,做事纔會更有效率,彬山才能做大做強。這一點的確也是實話,如今彬山識字率達到了奇蹟般的99,就算是五十歲以上的老流民(非常稀少,大多數老弱病殘走一半都死了),也至少能認識三百個字,熟悉拼音,可以拼讀彬山每天發出的新公告。
雲山縣的識字率去年也達到了60以上,他們還在開掃盲班,希望能在今年之前達到80,把識字率和日薪掛鉤,百姓的積極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人們確實發現這樣做對提高工作效率有極大的好處。比如農民,一向被視爲冥頑不靈,當然機靈懂事的也不是沒有,但那些笨的,一句話有時候要重複幾十遍才能明白,可不知道怎麼回事,落在謝雙瑤手裏,給她調理兩年,飯喫飽了,能喫到油水了,臉色就紅潤起來,腰桿也挺直了,人居然也聰明起來,都能認得拼音了,還會每天仔細地計算着自己該到手的工錢——冬日出工時也比以往踊躍了很多,而且幹活幹得也巧了,很少有辦砸惹事的。
臨縣這裏,因爲佔據下來還沒有滿一年,識字率應該在50左右,聰明的在第一期掃盲班就基本脫盲了,所以數據起來得快,之後剩餘的落後生各有各的原因,不能着急要慢慢地來。謝雙瑤給自己定的方針是以識字率爲基準,識字率達到60以上就說明當地民衆基本都上了買活軍的船,這塊地已經消化下來,可以往外再喫一口了。
許縣的煤……她是急缺的,蜂窩煤普及對彬山班子來說很重要,是冬日福利政策的重要一環。原因非常簡單,這附近雖然是山區,而且買活軍吞併地盤以後會抹除所有土地權屬關係,但這麼多人要取暖,光靠伐木取柴肯定不行,不用幾年就會把山頭砍光。
現代人往往有一種誤解,那就是古代天然處處山清水秀,綠化極佳,如果這種印象是真的,黃土高原就不會是現在這個鳥樣子,關中曾經是天府之國,就因爲人口繁衍太多,森林採伐過度,以及當地的水土特性,才導致了這千溝萬壑的地貌。古代居民點旁的森林,如果還算繁茂只有三種可能,1 當地人口不多,2 當地人口夠多,但山林有主,3 森林地形崎嶇不方便上去打柴。
基本來說,第二種情況是最常見的,古代大山大澤很多都有主,隨意進去打柴不交錢的話,要被抓起來送官的。彬山這一帶雖然在南方,但因爲是山區,冬天偶爾也會下雪,每年都會有人凍病,或者因低溫染病致死,北方更不必說,熱資源和一切資源一樣,都非常的稀缺,總之老百姓冬天的狀態就是儘可能地貓着,節省熱量,苟過去就過去,苟不過去就死了。
謝雙瑤不管出於什麼理由,不可能坐視這種情況這樣持續下去,冬天本來應該是可以用來掃盲的大好時節纔對,當然你不可能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喫飽,要人走出屋子學習至少要滿足三件事,1 他們能喫飽,2 他們能穿暖,3 他們在屋子裏不會被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