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麟臺之議的三天,每日例行朝會因此暫停,昊帝御駕親至麟臺,並由湛王率百官旁聽參議。
鐘鼓欽欽,韶樂宏揚,名士學子泱泱齊聚,鴻儒俊才舉袖如雲。千百之衆,皆在鴻臚寺官員的指引之下進退如儀,各陳己見。
湛王代百官上言,巧妙引導,指點經緯。昊帝虛位求賢,恩威並施。原本頗具火藥味的對立在這樣的暗牽明引之下,變成天朝開國以來前所未有一場暢開言路、廣納諫議的大朝會。
三天議論,各家之言百花齊放,異彩紛呈,不少頗具才華的士子脫穎而出,嶄露頭角,即刻便獲重用,在士林之中引起不小的轟動。
鴻臚寺卿陸遷臨場而作《麟臺賦》記此盛事,華賦文章,紙筆相傳,天子威穆,維烈四方。
帝曜二年春,昊帝正式下詔重新修訂科考例制,依據中樞六部所需,開六科取仕之路,廢文試題制限定。
同月,詔令天下,廣招賢才,並允許異族有識之士入朝爲官。
天朝自此盛開明之風,更加親融四域,在許多昏庸貪婪之臣因虧空而被紛紛淘汰出局的同時,一大批年輕有爲的臣子爲中樞注入了新鮮血液,朝堂之上,風氣煥然一新。
七月仲夏,湛王壽辰,宮中除了例行豐厚賞賜之外,另比往年多了一卷御筆親書。
夜天湛在煙波送爽齋展書而閱,上面是皇上峭拔有力的筆跡——兄弟齊心,其利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