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浮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夏月也點點頭:“先生早。”
穆遠之剛剛坐穩,沏好的茶還沒來得及入口,夏月便抱着書來問。
“先生,早些日子學生讀到《金匱要略》裏說黃癆病可開方,以青蒿爲主,配以梔子、大黃遣藥數劑。可我又聽趙大夫說他用此劑數月,病人不見好轉。是藥劑有誤還是用法不當?”
“閔姑娘的看法呢?”穆遠之問。
夏月沒有立刻回答,若有所思地說:“《金匱要略》裏一貫稱青蒿,卻獨獨在提到黃癆病時用‘茵陳’一詞。雖然世人都曉得青蒿是官話,茵陳是民間稱謂,但是用在此處卻很奇怪。我後來問伍大爺,他說在他們南域家鄉,‘茵陳’一詞有時候特指的是三、四月的春季剛剛發芽的青蒿。”
穆遠之頗爲讚賞地微微一笑:“不錯,此處的青蒿應用三月鮮嫩的青蒿曬乾入藥。只是黃癆病在帝京北地不多發,故而很多大夫偶有誤用。其實青蒿、木香等藥雖然物盡相同,但若是摘採時日不當,則效用全無。”
“哦。”夏月點點頭,蹙眉又問,“學生還有一問。有病症面赤心煩,甚則煩躁,厥逆,口燥舌赤,脈數身熱,是否是蟲積有蛔?”
“是否食則腹痛,不欲飲食?”穆遠之呷了口茶。
“對。”
“那就是了。應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