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個外表很雅痞的男人內裏也可能很街頭,就像裹着糖衣的苦的西藥片,就像她的老闆袁景瑞。——董知微
1
董知微童年的記憶是從瀰漫着濃郁中藥味的廠房邊的小街開始的。她的父母都是同一家製藥廠的員工,在那個時代,一份安穩的工作就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生活的所有基礎,有工作纔是被社會承認的,纔有組成家庭的機會,才能生兒育女,知微的父母按部就班地完成了這一切,日子過得簡單而順理成章。
房子是藥廠分配的,灰撲撲的老公房,就蓋在藥廠邊上,小小的一間,剛住進去的時候連煤氣管道都沒有,大冬天整棟樓的人都將煤球爐子擱在門外生火,刺鼻的燃燒味道夾雜着炒菜的香味,一到六層全是白霧騰騰的。
屋子裏也是逼仄到極點,四十平方不到的一室戶,夏天知微端一張小椅子坐在過道里剝毛豆擇青菜,時不時都要小心那個搪瓷小盆被忙碌的大人踩到。
知微的媽媽眼睛不好,將近一千度的近視,許多事情做起來都不利索,幸好丈夫是個體貼人,事事都搶着做,女兒也貼心,被家人照顧總是開心的,是以她每次接過剝好的毛豆都要親一下女兒的臉,說一聲,“囡囡乖”。
至於知微的爸爸,每天回家的動靜都很大,門一推開就大步往裏走,如果是大熱天,看到女兒就會樂呵呵地彎下腰來,捏着女兒的臉說一聲,“快來喝爸爸帶回來的鹽汽水。”
爸爸在車間工作,鹽汽水是高溫天才有的福利,他自己總是不喝的,用很小的保溫瓶裝回來,倒出來的時候還是冰涼的,混着白雪冰磚一起喫——知微對夏天最美好的回憶。
到了上學的年紀,知微每天都揹着書包沿着廠區邊的小街走到離家只有數百米之遙的小學去上學。
小街轉角的地方是高聳圍牆,上面蓋着頂,裏面是製藥車間,永遠有白色的霧氣蒸騰,無論早晚都有黯淡的黃色燈光透出來。高牆因爲常年浸潤在蒸氣裏,水泥牆面上滿是青苔,地面總是溼漉漉的,空氣裏充滿了濃郁的中成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