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部落經濟 (第1/2頁)
邪惡的胖子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41年6月1日北非黎波里郊外
“中將,小夥子們對那種厚實的牛肉餅可是喜歡得緊,真的是太感謝了!”埃託雷?巴斯蒂科上將高興地說道,“羅馬牌”方便麪自然要投放羅馬市場了,至於士兵們,每人能看到一包就不錯了,一包方便麪裏除了實打實的一百克牛肉餅之外還有外加的一包湯汁和脫水蔬菜,就算是沒有那塊一百五十克的麪餅也比國內配給的罐頭真材實料。
在這裏就不得不說明一下,其實麪條國的後勤補給在二戰前後其實是一直很“穩定”的,那就是沒有最爛只有更爛,我們平常看到的那些紅酒、奶酪、松露、火腿什麼的,其實都是供應軍官的,普通士兵根本就看不到,不然士兵們也不會把所謂的肉罐頭稱作“xxxx的屁股”了,那味道簡直不要太舒爽。
還有就是鋸末麪包這東西,我們一直都誤解這玩意兒是毛子的專利,可事實上在歐洲這東西是有傳統的,從黑暗時代開始,歐洲人就喜歡往麪包里加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鋸末、咱們說的觀音土什麼的都有,那消化系統早就鍛煉出來了,加鋸末,糧食不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太好喫了的話供應不足的情況會加劇,就和白頭鷹的軍用糖果味道也一般一個道理。
“閣下,其實我們的補給最好還是能夠就地解決,我們旁邊就是廣袤的大海,魚類資源非常豐富,我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缺食品這些的。”隆美爾自信滿滿的說道。這段時間他一方面在訓練軍隊,另一方面則是在全力發展地方經濟。
漁業,和北非軍團有合作的那些部落現在至少已經有了幾千艘機動漁船,使用進口的華夏單缸柴油發動機,加上一個本地人制造的木頭殼子,一艘便宜好用的漁船就造出來了。現在這些漁船每天都可以捕獲上萬噸的海產品,讓非洲軍團和這些部落徹底擺脫了飢餓的威脅。
種植業,北非軍團向當地人提供了大量良種,並派出技術人員指導種植,極大改變了當西的糧食作物結構,再有一個半月,第一批的高產土豆就可以收穫,然後就是大麥,再後是玉米,除了滿足部落地區自用之外,還可以出售給北非軍團。
食品加工,漢斯國內現在已經不再向北非軍團運送食物了,肉罐頭有羅馬牌午餐肉,魚罐頭有各部落的小作坊,在空軍元帥的協調下,他們獲得了上千套的小型和微型罐頭生產設備,可以生產各種魚罐頭、水果罐頭、蔬菜罐頭,雖然產量不是很高,可滿足北非軍團和當地需求已經足夠了,到現在,漢斯國內甚至連馬口鐵和玻璃罐頭瓶子都不需要運輸過來了,因爲他們從華夏購買的那些罐頭瓶子和瓶蓋都可以反覆使用。
其他的像是餅乾、糖果、烤魚片、佐餐酒這些也都實現了本地化生產,近乎粗糙的工藝和可以忽略不計的成本,讓這些東西的價格極其低廉,以至於現在已經開始返銷歐洲了,在南歐和東南歐地區,銷售的很不錯,已經有不少的漢斯小商人開始涉足這些產業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裏生產的食品也可以助力帝國將戰爭的腳步繼續下去。
工業加工,在和華夏人交易的過程中,隆美爾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其中就有綦江縣推出的小鋼鐵解決方案,原始的工藝,極低的人效,堪堪合格的產品,可誰也不能否認,這些生鐵和粗鋼已經可以應用於軍工生產了。於是在發展當地部落經濟的第一時間,北非軍團就上了不少的小鋼鐵設備,然後在本地生產手榴彈、小口徑迫擊炮彈、地雷、航彈這些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