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黃龍五年,秣陵城來了一個傾國傾城的舞姬,未知真名,因擅跳胡舞,能反彈琵琶,被戲稱爲“伎樂天”。
她每日只獻藝一場,而後便銷聲匿跡,彷彿真是佛經記載不食人間煙火的香音之神。
她表演之時,小小一間瓦舍擠得水泄不通,音樂高亢直接雲霄,胡鈴之聲百丈可聞。
有觀者,稱觀其舞可令人癡怔、周身戰慄、淚下而不自知。
她的忽然到來讓清水沼裏的走舸都多了起來——這是本有世外銷金窟之稱的所在,世代聚居着各懷絕技的俳優、樂師以及娼妓,劃歸賤籍居住的區域,沒有在秣陵巍峨的城牆內。
三十五年前,胡寇南犯,中原淪陷,朝廷南遷在此定都,加固城牆,拓寬護城河,掘壞淮水和青溪,形成城牆之外大片“塗塘”,流水絡繹縱橫,水陂星羅棋佈,水草蘆荻瘋長。塗塘裏有“六溝三沼”,容許漁民、百工、商賈等雜居其間。
清水沼便是其中靠北、臨近長江的一片。
白日裏,這裏像剛剛經過內澇的荒城,水澤漫湧,蚊蟲滋生,細得心驚的木杆上撐起一間間毗水屋舍,灘塗上架起蜿蜒長蛇一樣的木廊,蜈蚣似的梯上下勾連。
伸到房頂的榕樹冠蓋、密密麻麻站在廊下的蘆葦荻花和茅茨屋頂巨大的鵜鶘巢穴讓屋舍裏陰暗逼仄。屋前一排排晾曬乾魚,欄杆橫七豎八架着漁網,或結在樑上、或覆蓋灌叢、或半截垂入水中,像大大小小的蜘蛛網。
少年黑獺是泅水一把好手,能在水下閉氣一炷香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