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講故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準備許久的努爾哈赤發佈了歷史上有名的“七大恨”
後金汗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其文曰:
我之祖、父,未嘗損明邊一草寸也,明無端起釁邊陲,害我祖、父,恨一也。
明雖起釁,我尚欲修好,設碑勒誓:‘凡滿、***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見即誅之,見而故縱,殃及縱者。’詎明覆渝誓言,逞兵越界,衛助葉赫,恨二也。
明人於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歲竊窬疆場,肆其攘村,我遵誓行誅;明負前盟,責我擅殺,拘我廣寧使臣綱古裏、方吉納,挾取十人,殺之邊境,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恨四也。
柴河、三岔、撫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衆,耕田藝谷,明不容刈獲,遣兵驅逐,恨五也。
邊外葉赫,獲罪於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遺書詬詈,肆行陵侮,恨六也。
昔哈達助葉赫,二次來侵,我自報之,天既授我哈達之人矣,明又黨之,挾我以還其國。已而哈達之人,數被葉赫侵掠。夫列國這相征伐也,順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何能使死於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還乎?天建大國之君即爲天下共主,何獨構怨於我國也。初扈倫諸國,合兵侵我,故天厭扈倫啓釁,惟我是眷。今明助天譴之葉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爲剖斷,恨七也。
而此時撫順遼東包括大明對這個公告並沒有任何反應,而且此時“七大恨”作爲對後金軍民的一種號召鼓勵,是一種對內宣傳的口號,而撫順城外從四月十二日就已經正在熱鬧的進行商貿,到四月十四日這兩天時間,吳啓戎帶着偵查班在集市外一邊和蒙古人買賣一邊觀察這些人。而吳啓戎也不是什麼東西也不買,對於這次蒙古人帶來的馬匹吳啓榮其實很感興趣,而吳啓榮帶來的菸絲,讓蒙古人也非常喜歡,老二送過來的菸絲是在四月十三日一天就被換了三十二匹馬,這讓帶了100多馬的蒙古人很開心。到了四月十五日早上,作爲集市的最後一天,聚集在這裏的人很多,人們都想着機會的最後一天,很多積壓了幾天的貨物,這時候出手會很便宜,從其他地區趕來的百姓也到了,整個集市有差不多2000人,而對於女真人販賣的貨物和蒙古人的貨物,他們其實並不是非常感興趣,尤其是正月時候女真人的騷亂,讓他們對於這些人產生了很大的畏懼,更重要的是興華公司也在這裏直了攤子,不過都是一些樣品,很多貨物需要去撫順城北門那裏拿,導致有很多的百姓在興華公司的攤位前,選擇了自己的貨物和數量之後前往了撫順城北。而他們的貨物不困任何東西任何價格,興華公司照單全收,並且帶着他們前往城北,而留在這裏也就不到100大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