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講故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八月三十日,在京城等待了七天時間的陶朗先與沈有榮兩人算是終於接到了正式公文,不過拿到正式公文的時候,兩人開始被內閣首輔叫去開了個小會。等兩人回到蓬萊時候已經是九月二日的事情了,不過先行到達蓬萊的是沈有榮,而陶朗先在青州府停下來準備,此時整個青州府能靠得住的就是已經被內閣確定的正千戶孫德化,而陶朗先首先做的兩件事情。
一,通過現有各縣城州的田產和戶籍模具,並且由興華公司派遣的專業統計人員對這些資料進行更具體得目錄確認和劃分。
二,通過人口統計後進行士兵招募,以軍事訓練爲主導,開始基礎民生的建設,這裏就需要經過統計部門給各個規劃好的水庫灌溉渠以及道路進行施工。
三,對當地地主與士紳聯絡,通過興華公司的商業合作取得當地土地的所有權。這事情其實是最困難的。
陶朗先得想法是在今年入冬前完成這三條計劃,對此陶朗先做好了在此地區扎長樁的準備。
相比於陶朗先得繁瑣工作,沈有榮反而輕鬆很多,回到蓬萊的他先是查看了昨天剛好結束的平安道起義經過和現狀,興華公司的計劃是沈有榮曾經在朝鮮地區工作過,由他作爲和事佬,與朝鮮光海君進行談判,興華公司的要求是,平安道必須獨立,不過稅收卻可以進行妥協,按照原有平安道的稅收數目進行交付,同時名義上還歸屬於朝鮮統治,而且在朝鮮收到進攻時有必要包圍朝鮮王室的義務。
看完興華公司的條件,沈有榮倒是沒什麼要求,不過他提出既然現在江東鎮已經成立那麼江東鎮的後勤補給也必須由朝鮮提供,如果朝鮮軍不同意,那就讓平安道負責,同時免除平安道的賦稅。不過這個事情還是要給內閣發一個摺子,於是雙方先把自己的安排和在青州府的陶朗先通了個氣,而後聯名上書,倒是沈有榮也不幹等着,九月五日前往漢城進行談判。
九月十二日內閣確定了由朝鮮提供江東鎮補給的事情,同時表示江東鎮交付給沈有榮作爲總兵,喬一琦擔任副總兵,而康應乾擔任後勤工作,但是也告訴陶朗先他們關於江東鎮的補給,朝廷不會給他們一個子的糧草供應。同時到達的還有萬曆的聖旨,這次萬曆也是下了本,登萊青三府地區的礦場臨時交付給登萊巡撫,但是登萊巡撫必須供應一部分給熊廷弼所需要得裝備和建設物資的需求。
這個事情得原因還是徐光啓,徐光啓參觀過在威海衛的兵工廠對於登萊軍裝備的甲冑與武器質量非常認同,於是他上書告知內閣,登萊軍不需要朝廷供應裝備。不過這事情內閣也有自己的看法,登萊軍在東路的勝利依靠的就是他們的甲冑和優秀的火器,那麼既然他們有這個能力,那登萊距離遼東這麼近,這時候不出力什麼時候出力。於是就這麼安排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