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鹽不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褚歸向院長彙報了首長即將能夠轉院的消息,他辦事向來靠譜,院長當即表示會與軍區醫院聯繫。說來首長順利脫險,褚歸功不可沒,可惜他工作關係在回春堂,京市醫院無法給與職級上的嘉獎。
不過京市大到醫院小到衛生所,最終都統歸衛生部管理,院長準備將此事上報給衛生部,就算沒有實質性獎勵,至少能讓褚歸的名字在領導們那混個眼熟,以後考級評先進也能佔點優勢。
作爲京市醫院的管理者,院長能把功勞往褚歸身上推足以證明他對褚歸的看重,他和喬德光一輩的人正在逐漸老去,振興醫學的重擔還得由褚歸他們承接。
“安心做你的事,有我們在呢。”院長笑着拍拍褚歸的肩膀,“明天中午記得來家裏喫飯,你叔婆唸叨好久了。”
褚歸看出了院長潛藏在輕鬆面孔下的沉重,大環境每況愈下,多少本該有遠大作爲的人才一身本領無處施展,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往後的情況會如何目前無從定論,若有轉機當然最好,但就怕越來越壞,到時候影響到褚歸。
院長會有此擔憂,主要原因在於褚歸的父母,褚同和與唐佳靈。
安書蘭在生產褚同和時傷了身,後再無生養,對於獨子,褚正清自然寄予厚望。在時局動盪的年代,褚正清既要打理回春堂,又要教育褚同和,不可謂不辛苦。
好在褚同和沒有辜負一大家人的期望,他很快便展現出了在中醫上的天賦。在全家人的精心照顧下,褚同和在動盪的二十年中從幼兒成長爲了品學兼優的青年,同時也到了該成家的時候。
關於未來兒媳,褚正清跟安書蘭心中早有人選,做草藥生意的世交家中二女與褚同和年紀相當,模樣清秀性格溫良,受過新式教育,待人接物均很拿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