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無論是宣文公還是大將軍,爲人寬厚,好聽勸諫,不因言殺人,故而常常有大臣能直言上奏,不會斷絕羣臣上奏的途徑。”
“如今曹髦如此開口,廟堂裏的賢人們大概是要上書勸諫了。”
鄭髦說了很多,而王肅只聽到了幾個關鍵詞。
羣賢,不滿。
同樣是篡位,可司馬家跟曹家還不太一樣,要說這也是文帝留下的大恩大德了。
自從曹丕選擇對大族妥協後,世家大族的地位越來越高,在晉形成了所謂的門閥政治。
儘管司馬師非常的強大,卻也不可能完全不顧及國內的大族。
不然他也不會想各自辦法來制衡他們了,早就將他們幹掉了事。
這些世家大族完全不在意皇帝是誰,但是他們在意自己的利益,王凌謀反,你殺他,這很公平,誅族做什麼呢?
若是我們族內某個人被你抓住把柄,說是謀反,那是不是整個宗族都要陪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