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天我們在一條已經乾涸的季節河邊紮營,母子倆要先念經。他們不喫晚飯,我就跟其他人喫,還是簡單的饢和麪湯。由於我自己是跟其他侍女同住,而小和尚卻是絕對的VIP待遇,有最好的私人帳篷,所以課堂就設在他的帳篷裏。
走進帳篷時我愣了一下。吉波正在給他剃頭,細碎的褐紅髮絲點點灑落在圍住脖子的白布上。他看見我,溫和地笑笑,讓我先坐在旁邊等他一會。
我在等待之時不由仔細打量他的腦袋。他的頭不像他媽媽被刻意夾過,所以頭形很正常。幸好他們所處的時代和地域不需要僧人在頭上燒戒疤,否則那些疤痕不光是皮肉受苦,恐怕他近乎完美的外形也會遭到破壞。的cb
想起燒戒疤,不禁莞爾一笑。這可是漢地佛教文化的小小土特產。
其實本來中國和尚也跟其他國家僧人一樣不燒戒疤,據說燒戒始於南朝最狂熱的佛教徒皇帝——梁武帝。他曾三次捨身佛寺當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廟贖回。爲了迅速擴充信徒,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當和尚。但又怕他們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黔刑(在臉面刺字)爲範本,在頭上燒上戒疤以便隨時識別,加以捕獲。
而我個人認爲,中國和尚要燒戒疤是統治者的需要。僧人不事生產,不納稅,無子女,對統治者而言,如果僧人過多,便會對生產力有影響。無子女,又對“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倫理道德產生衝擊。歷史上幾次滅佛事件,究其深層原因,都是出於對經濟和道德倫理的維護。但是宗教卻必不可少,可以幫統治者穩定社會。所以僧人都有文牒,政府嚴格控制僧人數量。而外在的區分就以戒疤,只剃個光頭冒充和尚一看頭上沒有戒疤就會露餡。幸好解放後這項習俗被廢止了,不過聽說還是有寺廟舉行燒戒儀式的……
“艾晴!”
我猛地回神,看到他站在我面前神采奕奕。他已經剃完頭,整個人看上去幹淨清爽。四顧一下,吉波已經出去,我居然想得那麼入神,連她什麼時候走都不知道。吐吐舌,趕緊踞坐到几案邊,開始了第一天的教學。的a6
先是他教我吐火羅文。他雖然講得很仔細耐心,但畢竟漢語水平有限,吐火羅文字母又難記,我比當年學德語還痛苦,急得額上暴出了幾顆痘痘。一個小時後我趴下,伏在几案上要求休息。我的第一節吐火羅文課就這樣痛苦不堪地結束了。
休息一番換我教他。我在暑假時義務擔任過掃盲班的語文老師,對漢語的初級教學還是頗有心得。漢字入門其實不難,都是從看圖說話開始。難的是在沒有拼音的古代很難記住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