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紀末興起後,數百年間本來是沒有佛像的,而是以腳印、寶座、菩提樹、佛塔等做爲象徵。我在印度的阿旃陀(AJANTA)石窟幾個一二世紀開鑿的早期石窟裏就看不到佛像,只有佛塔、腳印、佛座。公元一世紀後,隨着大乘佛教的流行,偶像崇拜漸成風氣,遂有佛像的創作。在犍陀羅地區(南亞次大陸西北地區,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東北邊境一帶,因爲亞歷山大大帝曾經征戰到此,將希臘藝術帶進來,佛像的製作較多地吸收了希臘式雕像和浮雕的風格。犍陀羅藝術成爲了佛像藝術的一個重要流派。
克孜爾石窟深受犍陀羅藝術,甚至希臘藝術影響。後世毀壞得一個不剩的佛像,就是犍陀羅佛像的典型代表。橢圓形面容,眉目端莊,鼻樑高長,頭髮呈波浪形並有頂髻,身披袒肩大褂,還雕有鬍鬚。而壁畫裏的佛、菩薩、飛天等,很多是半裸,甚至全裸,體態優美,身上的衣着、飾品、綢帶無一不描繪得入木三分。
我正在臨摹一幅宮女誘惑圖。這幅圖表現的是佛還是太子時因看到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苦惱而決定出家。其父淨飯王爲留他繼續繼承王位,便有意在其周圍營造一個紙醉金迷的環境,使他對世俗產生留戀。我正全身心地描着,突然感覺身後有些異樣。回頭,看到羅什正站在我身後,眼光盯着我的素描本,臉色異樣地紅。我看了看自己的圖,突然明白過來。我正在摹的是最靠近太子的一個全裸宮女,一手託着豐滿的乳房,另一手撐在豐腴的大腿上,上身前傾逼近太子,兩腿叉開,一副緋糜的模樣。這幅圖在整個石窟壁畫中只是幾千個人物像裏不起眼的一個,如果不是我拿出來放大的話,恐怕沒人能看得那麼仔細。而宮女的這個姿勢,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情慾的意味瀰漫在整章畫紙上。
我也有點臉紅起來,趕緊合上素描本,問他有什麼事。他是來叫我喫午飯的。這十天來,我都拒絕跟他同進同出,喫午飯我也寧願跟着畫工一起。現在他來叫了,才突然注意到我畫得太入神,周圍人已經走得一個不剩。我無法再拒絕,只好跟着他一起去喫飯。
這些天他經常跟寺主跑進跑出,還拿着圖紙跟寺主對着周圍的崖壁指指點點。我好奇地問過他,他說打算用雀離大寺近年來從王家得來的佈施在此開鑿一個大型佛陀立像。我看了圖紙,居然有十五米高,在佛的頭光和背光光環中,還有一圈圈的小立佛。這種形式的佛像塑像,與小乘佛教只重涅槃像不同,倒像是後期犍陀羅藝術或“印度-阿富汗流派”。
犍陀羅藝術朝着絲綢之路一路東進,先是在三世紀後向貴霜統治下的阿富汗東部發展,被塔利班炸掉的巴米揚大佛就是這種藝術流派的典型代表。羅什少年時跟母親到過克什米爾的罽(音JI)賓,就是犍陀羅的中心地區,肯定看到過這種巨型造像。難怪克孜爾千佛洞也有大佛窟,這麼巨大的工程沒有他這樣的高僧倡導是很難完成的。
羅什無法知道的是,他把這種印度石窟建築和犍陀羅巨型造像結合起來創立石窟佛像的方式引入了克孜爾石窟,不光影響了龜茲一地,連對後世的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心裏不禁對他又敬仰幾分。可是在看他忙碌的同時,卻注意到了那些一天到晚窩在僧房窟裏的僧人們。他們喫飯時也不出來,有小沙彌端着飯盒一間間地送進去。這些舉動真的太奇怪了,肯定在舉行某種儀式。喫飯時問羅什,他只淡淡說那些僧人都在打坐,沒什麼好奇怪的。我知道他不想說的話再問也沒用,只好在下午跟着畫工一起工作時,向他們詢問。
“那是法師們在夏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