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讓饅頭店的小二幫我扛着一筐饅頭走近城外流民最集中的地方。一處背風的山坡有十幾個破窯洞,裏面聚集了大約上千從涼州各地流亡到姑臧的饑民。
我拉開嗓子喊:“諸位鄉親,大家來領饅頭了。這是鳩摩羅什法師不忍見衆生受苦,特來救濟災民。”我故意喊出羅什的名號,希望能幫他建立更多的羣衆基礎。
窯洞裏紛紛走出破衣爛衫瘦骨嶙峋的流民,帶着疑惑,卻瞪着饅頭咽口水。我拿起饅頭遞給離我最近的一個小孩,他接過,狼吞虎嚥,一個饅頭立馬下肚。
人羣立刻騷動了,每個人兩眼放光地衝我,不是,是我身旁的一筐饅頭奔來。我大喊着要他們排隊,卻完全被忽略。然後我發現自己被擠了出來,無論我怎麼喊叫,都無法維持秩序。筐子被擠翻,饅頭滾在地上,婦女小孩被擠哭的聲音傳出,甚至有人爲了搶饅頭而打起架來。場面的混亂讓我心怵。唉,第一次賑災,我果然還是缺乏經驗。早知道,應該招募一些幫手的。
我尋到一間破廟,其實應該說道觀更合適。因爲臺基上那個積滿灰塵的塑像看着更像太上老君,可旁邊的幾個小雕像卻是佛陀,不過都已經破敗不堪了。我一邊打量着這個破廟,一邊盤算是否把此處做爲賑災的指揮部,突然聽到一個細小的孩童哭聲從臺基背後傳來。
我繞到太上老君背後,看到一個大概三四歲的小男孩,渾身襤褸,正抱膝哭泣。瘦小的身軀,明顯營養不良。聽到動靜,嚇地抬頭,臉上雖然邋遢,卻有一雙晶亮的大眼睛。心下悽然,把懷裏揣着準備當午飯的熗餅拿出,分給他一塊。他猶豫一會,嚥着口水,迅速接過。剛要咬,卻又停住,把餅小心收入懷中。
“爲何不喫?”
他看我一眼,仍在嚥着口水,卻強行忍住:“要帶回去給祖母,母親,還有靜姐姐喫。”
唉,這麼懂事的小孩,他才幾歲啊。不過有些納悶,他不叫“奶奶“和“娘”,卻叫“祖母”、“母親”。居然是這麼正規的叫法,他到底是不是流浪兒啊?再把我剩下的一塊也遞給他:“那塊拿回去給他們,這塊你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