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大頭 (第3/9頁)
歲月神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於國於民都不甚有利,所以孤想着,乾脆國家造幣,統一度量,樣式,重量。既可以方便兌換,又有利流通,何樂而不爲?”
銀幣這事其實一點不難,古人能想到用銅製錢,怎會想不到用銀子鑄錢?既方便,又杜絕了一些隱藏的漏洞。
不是想不到而是不去做,明清兩朝都是白銀作爲國家貨幣。如果統一的白銀的規格和匯率,那麼官場上下不是少了一份大收入?現在如果不定下來,等將來火耗銀這事再加在百姓頭上的時候,神仙都動不得這塊蛋糕。
(火耗銀從明代開始。明朝的大部分官,真是打仗不行,治國不行,但是收錢的名目,一等一。)
還是那句話,改革要趁早。不能把難題,留到以後變成無解的死題。
練子寧沉吟片刻,“但朝廷製造銀幣,恐怕會引起銀價大漲。”
“少鑄勤鑄,偷偷的鑄,這樣漲價的只能是銀幣!”朱允熥早就預料到這些,現在大明的官價白銀和銅錢的比例是一比一千,其實在民間有的地方是一比一千二。白銀若漲價,匯率肯定有變動。
不過,朱允熥相信等製造的精美的銀幣流入市場,匯率馬上就會穩定下來。就算漲價,也是朝廷的銀幣漲。
再說,農家百姓此時手中沒有白銀,也不用換成白銀交稅,即便是漲價也傷不到他們。而一旦銀幣開始流通,反而得利的是他們。
(明朝從張居正一條鞭法開始,百姓用銀子交稅。一條鞭暫時緩解了大明財政,其實對下層百姓的壓榨,越發的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