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中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儘管鍾煜的爸媽對邵怡敏還是有些成見,但鍾煜對她有絕對的信心。很多時候,人們只有見了面,才能消除隔閡,改變印象。他的敏敏那麼優秀那麼好,他相信他的父母只要見過她,也一定會改變對她的看法,喜歡上她的。
邵怡敏對於拜見男友的父母一事,卻是有些猶豫的。
雖然鍾煜沒有對她提起過,但是從他偶爾跟父母通電話的隻言片語,不難推測到他父母對她似乎不是很歡迎的。
邵怡敏又不笨,鍾煜的父母早就知道他們在交往,可是過了這麼久,他們都沒有主動邀請她去家裏,可見態度上是不支持鍾煜跟她在一起的。
邵怡敏她們法務部有個小助理,是個相當優秀的北方女孩,有一個穩定交往的上海本地男友。兩人從大學開始就交往了,可是男友的家裏卻始終反對他們在一起,就嫌棄女孩是外地人,總是想讓兒子跟她分了,找個上海本地的媳婦兒。
爲此,那女孩受盡了委屈,不知道哭過多少次。男孩也很無奈,既捨不得跟女友分手,也改變不了家裏人的固有思維。
邵怡敏覺得很可笑,以前她在北京的時候,就常常聽有些人家的父母唸叨,要自己的子女一定要找個“北京人兒”;到了上海,也常聽到優越感十足的本地人,叮囑自家兒女要找個“上海寧”(上海人),千萬不能找“阿地寧”(外地人)。
這都是全球化的時代了,爲什麼還要有這樣狹隘的地域歧視?
往上追蹤幾代,又有幾個人能說自己家裏祖祖輩輩都是大城市的人?
實際上,大城市的人口大部分都是外來的,真正意義上的本地人寥寥可數,將來他們的子女也可能會去到世界各個角落,搞這種地域歧視,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