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實,在以往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喻嬋一點兒也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小時候,父母常年不在家,一直都是爺爺奶奶和家裏的保姆照顧她。上小學那年,奶奶帶她到學校報名,寫錯了字,把“嬋”寫成了“蟬”。
就這樣,喻嬋被人叫了兩年的小知了。小孩子的惡意總是明顯又直接的,他們說她家裏人給她起這個名字,就是把她當成泥地裏的蟬,又髒又醜,還惹人煩。
喻嬋哭得不行,回家的時候,兩隻眼睛腫成了核桃。她給媽媽打電話,問爲什麼要給她起這個名字。
沈茹的聲音在電話裏聽起來,就像一汪溫柔的水,她柔聲地安慰嚎啕大哭的喻嬋:“我們心心的名字纔不是什麼知了,是他們沒文化,太無知了。”
“你出生的時候,我和你爸爸因爲工作的關係,聚少離多,一家人經常見不到面,所以才從東坡先生的詞裏摘了一句,給你取了這個名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遊子望月思鄉,心心就是爸爸媽媽的月亮。不管我們走得再遠,都一定會再回到你身邊的。”
後來,再去學校的時候,她叉着腰,把沈茹的話原封不動地講給那些笑她的小孩們聽。那幾個調皮搗蛋的小男孩自然聽不懂,照舊拿這件事開玩笑。
但喻嬋已經不在意了,她從字典上查到了“嬋”這個字,照着上面的字把旁邊註釋裏的那句詩抄在筆記本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從此,每次有人連名帶姓地叫她的名字,她都會想到這句詞。尤其愛聽程堰這麼叫她,每聽一次,她都覺得有種無端的親暱。
程堰低低地笑了幾聲:“你怎麼這麼乖啊?”
這話聽着沒來由有一種隱約的無奈,落在喻嬋的耳朵裏,挑得她心口都變得酥酥麻麻,搞不清這到底是什麼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