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醜聞(二) (第1/7頁)
superpand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整改開始半月以後,作爲澎湃公司技術人員,阮思澄與銷售人員一起走訪各大醫院。經與醫院交流合作,“眼疾診斷”這一工具目前已經初步定型,計劃今年12月小批量生產,明年3月投入使用。現在,澎湃科技得跟關係不錯的幾家大醫院商量進駐的事。
由於數據標準庫並不統一、難以明確責任主體等問題,幾乎沒有公司可以在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過審。前者是說,因爲各地各院數據標準都不一樣,那基於某地某院數據開發出的機器也許無法廣泛應用,後者是說,倘若出現醫療事故,診斷責任是在公司還是醫生,中國CFDA、美國FDA均感十分棘手。因此各大公司基本都是“無證駕駛”,繞過審覈,把產品給醫院醫生免費使用,也不擔責,一方面搶佔市場、爲將來佈局,另一方面在實踐中完善產品,這是法律所允許的。
然而AI醫療已是大勢所趨,免費產品註定無法長久生存,爲此FDA和二者CFDA都在努力。
CFDA在2017年新公佈了《醫療器械分類目錄》。按照目錄,若診斷軟件通過算法提供建議、不給結論,就屬二類,但若自動識別病變部位並且明確給予診斷,則屬三類,風險級別相對較高。
基於分類,業內公司紛紛送審自家產品,其中兩家已經拿到二類證。至於更有意義的三類證,也正迅速推進——按照醫療器械註冊流程,三類想要最終過審,基本需要經過產品檢測、臨牀試驗、技術審評、行政審批等等多個步驟,現在大多公司停在“檢測”這步。不過年初,CFDA定好了眼底圖像、肺部影像兩個部分的標準檢測數據庫,也做好了三類器械技術要求、檢測規範,中檢院於4月30號針對某用眼底圖像查糖尿病的AI機器出具首份檢測報告,終於邁出重要一步。而FDA,與同月將相似產品認證過審批准上市,一時之間整個行業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現在,業界普遍認爲2019年中國就會有公司拿到三類證。
申報屬於其他部門,阮思澄與銷售人員過來先求“無證駕駛”,進駐醫院,瘋狂飆車,就像主-席說的一樣,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這挺正常——對於免費產品,醫生一般只當輔助,自己還會二次判斷。
…………
會議室中,阮思澄將數據、報告攤開放在科室主任的桌子上,說:“澎湃科技‘眼疾診斷’,有效率是……對比醫生……”
“尋覓合作伙伴”這事寧早勿晚,既然數據已經有了,而且結果相當不錯,那就趕緊捉住醫院簽訂合同,省得又被競爭對方捷足先登。大的醫院就那幾家,萬一人家搶先簽了排他合同,可就哭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