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獨行(一) (第1/14頁)
superpand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思恆醫療網絡營銷初見成效。市場經理梁言在微博和微信科普急診知識,其中兩篇非常恐怖駭人聽聞的熬夜導致這樣那樣大家可以這樣那樣的多格漫畫吸引來了不少粉絲。她還跑到各個高校贈送禮品請人關注思恆醫療的幾個號, 又與媒體積極聯繫、希望對方給予報道。
然而這些畢竟只能慢慢積累, 思恆醫療的數據庫等不了了。阮思澄跟除××軍總醫院和P大一院外的最後兩家見面, 介紹自己,請求合作, 卻沒得到好的結果。
對方看着阮思澄和貝恆兩人的簡歷,說:“CEO是28歲, CTO是26歲嗎?一個工作4年一個工作5年……AI急診很難做的,大公司都沒有技術。”
阮思澄知錢納離職對公司有重大影響, 只能咬牙繼續爭取,人家卻是並不買賬。
阮思澄真急到頭禿。
可這又有什麼辦法。
美國有些共享數據和共享數據庫,聯邦政府也會在平臺上公開數據集, 涉及醫療、商業等各行業,中國目前卻並沒有, 於是企業只能在“法律並沒說行也沒說不行”的情況下從各醫院獲取數據。而對於從醫院獲取數據這事, 同樣也是美國法律比較完善——HIPPA法(《患者健康信息**法案》)幾經修訂並於2013年明確加入“商業夥伴”這個部分,目前已形成對醫療數據獲取、保護、告知、授權、最小必要還有脫敏(抹除關鍵個人信息)的規範, 爲大數據、AI醫療等東西掃清了障礙,IBM Watson最早便是與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合作的。相比之下,歐洲某些國家更爲小心謹慎,谷歌DeepMind與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合作就曾經被指越過紅線。中國法律還未出臺, 不過,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曾說過國家會在2025年之前形成初步法律。而在此之前, AI公司可以利用真空期來發展自己。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從各醫院獲取數據根本就是地獄模式,無怪錢納想走“捷徑”。醫療數據如此敏感,醫院非常重視安全,同時由於法律尚未出臺大家全都小心翼翼,對初創公司並不信任,對新玩家敬而遠之,害怕對方技術不到位、保密不周全。某醫療產業分析師曾在調查後說過:“醫院最終選擇的AI醫療公司此前大多與該醫院有着其他業務聯繫。”
阮思澄也明白這點。因爲明白,甚至無法升起一些來路不明的自信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