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在《論語》中,讓宰予出名的是著名的‘朽木不可雕也’以及那段服喪三年的對話,聽着好像都不是什麼好話,但也不能改變宰予是‘孔門十哲’之一,甚至在後世還有追封,可見宰予的地位。
面前這位彭夫子雖然以‘孝’爲重,卻也不會去全盤否認與他意見不同的聲音。
如果是學子的試卷,那他作爲閱卷者,肯定是以他自己的主管想法爲主,可提到宰予,那就算是他,也是沒有資格置喙的。
徐絮每天在學習空間裏面對的都是歷史上聲名顯赫的老師,開始還有緊張,後面早已能狀態如常,如今對着彭夫子,自然更不會怯場,反而在他的注視下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
話裏話外,不外乎是繞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展開,言下之意,她是一個極其喜歡學習的人,所以她願意去學不同人的思想,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自然也會有所不同,她當初在跟這些童生討論的時候,是完全站在宰予的角度,那當然要從那個角度出發辯解。
而在考試的時候,她覺得可以換一個角度去解題,算是她的思想,要說她是故意爲了討好老師要那麼寫,她肯定是委屈的,畢竟解題思路千千萬,她不過是挑了兩個合適的角度解題罷了。
反正她是絕不可能承認討好老師的。
更何況,作爲學生,思維故步自封怎麼能行?
面對自己所說的話,徐絮是理直氣壯,所以展露在衆人面前的態度,她也是理直氣壯,反正又沒有人能知道她腦子裏在想什麼,既然是按她說的來聽,她當然要說對自己有利的。
她長篇大論說着話,完全沒有注意到別人的表情,自然也沒有注意到周圍人的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