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內門弟子 (第1/6頁)
不言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教養她長大的外門,宋從心多少有些近鄉情怯。
之前一直沒有回外門看看倒不是因爲她薄情,而是因爲教養她的外門長老宣佈他們這批弟子可以獨立時曾經說過,如果不是混出名頭了,那就不要回去見他。長老的意思是,修真者應該一直往前看,不要太過貪戀過去。但怎奈何他慣來說不出軟話,就連臨別贈言都彷彿是在訓人。
這位嘴硬心軟、脾氣很臭,會把怕高的弟子掛在懸崖上,會把隨手寫就的道號丟在籤子筒裏讓大家抓鬮的外門長老,道號“一丘”。
歸來一丘中,萬事不改舊*。
對於自幼離家、連生身父母的樣貌都早已記不清的宋從心而言,比起地位超然高絕的明塵上仙,一丘長老其實更符合“師父”這個身份的定位。他雖然只有融合期的修爲,但他是宋從心修道之路上最初的引路人,是她如師如父、宛若家人般的存在。
一丘長老年紀大了,收養了兩名嗣子,一男一女,說要湊個“好”字。那兩個孩子,便是宋從心在心魔幻境中看見的師弟師妹。
宋從心印象中,小師弟和小師妹是青梅竹馬,感情很好,偶爾吵架。但是在鬧騰着要她帶他們下山去玩時,這兩孩子絕對是心有靈犀,默契得令人難以招架的。宋從心以前因爲脾氣好,沒少被這兩個調皮精鬧。她從一丘長老那邊結業離開時,兩個小孩也才十二三歲。
小師弟與小師妹被帶回外門時都還只是襁褓中的孩子,沒有名字,也不知曉來歷,就連君降日都不知道具體是哪天。
小師妹生於草長鶯飛、桃花成裏的三月,故名“姑洗”;小師弟生於蘭花盛開、瓜熟蒂落的七月,故名“夷則”。
記憶中,雖然師弟師妹兩人的根骨資質只是平庸,但兩孩子也不慕青雲,只在乎當下的事物。比起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仙術與移山填海的威能,他們更喜歡地裏快要成熟的瓜果,更在乎晚飯有沒有魚喫。永遠都是這般,簡單而又快樂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