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他依舊不能理解這些人,“既然不遷出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又爲何要起義?”
提起這個,伯景鬱更是無奈,“五六十年前各處都有天災,中州不怎麼嚴重,比較嚴重的是西北東南四個州,西州南部靠打獵捕魚和種地爲生,地勢高整體影響並不嚴重,到了五十年前就開始影響到西州南部的農作物,由於西府處於內陸,雖與西州北部隔海相望,地勢卻比西州北部的地勢要高,並未遭遇極端惡劣的天氣影響,不少西州北部的居民也是在這期間從西州遷入西府,西州南部因爲族羣問題不肯遷居。”
“到了四十多年前整體情況都開始遭遇極端惡劣的天氣影響糧食產量低下,西府再差也能種熟一季稻穀供給各州,相反西州南部則是完全無法種熟糧食,不是狂風就是暴雨,無法出海打魚,山中的野獸少了,開始鬧饑荒,他們就將主意打在了西府身上,等到三十年前一切逐漸恢復正常,西府的水稻一年種兩三季,收成又好,就更想吞掉西府,於是鼓動西州的原住民起義,讓原住民替他們衝鋒陷陣,他們自己則在後面坐收漁翁之利。”
如此,庭淵算是徹底弄清了前因後果。
朝廷鼓勵他們離開西州入籍西府耕種,這些部落首領擔心居民離開部落,削弱自己的權利,於是不準這些居民離開西州或部落,牢牢地掌控住這些人。
真遇到了天災人禍,也不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是讓這些被控制的居民衝鋒陷陣。
庭淵如今明白爲何西州北部的居民會對勝國有認同感,而南部卻沒有。
因爲南部從來沒有真正的降服過,即便是歸順了女君,一代傳一代下來,還是保留了自己的制度,保留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對勝國沒有認同感,幾十年前受災損失慘重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卻因爲族羣制度沒能避免。
女君保留他們的制度,原是不想壓迫他們,卻不承想一代代下來成了養虎爲患。
伯景鬱道:“對於起義的居民,都是從寬處理,願意留在西州的就留在西州,不願意留在西州就遷入西府,分地分房。當時西州北部居民有一半選擇離開,離開的多數是年輕人,留下的多數是老人,他們對西州的土地有情感,講究落葉歸根,便是死也要死在那片土地,我們並未強制,每年大量補貼糧食,大興土木,教育,建立港口等,幫助西州北部發展起來,人口比三十年前翻了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