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版文娛文抄公(二更合一,21營養液加...) (第4/18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滿打滿算,他就會背百餘首詩。若要符合人設,能用的就更少。而且唐朝之後的詩,可能韻腳與唐朝不同。現在他年幼,可以用“才詩所以韻律不規整”勉強糊弄過去,但長大後就不行了。
隋唐重詩,就是高官若不喜詩詞都會被人排擠。如唐朝大臣楊纂,身居高位又是能吏,就因爲不喜作詩,被斥責不懂風雅,被同僚鄙夷。
李玄霸也試過自己寫詩,但天賦實在不行。每次聚會都作詩,李玄霸可沒有那麼多詩做。
如何不讓其他人邀請他作詩呢?李玄霸思來想去,趁着魏晉遺風未過,給自己打造一個標新立異的“狂士”形象。對外說“我不喜作詩”,多作詞,偶爾作一兩首詩展現自己的才情。
後世“詩詞”並列,好像詞與詩一樣都是“傳統”,其實不是。
“詞”全稱“曲子詞”,是從市井開始流行的“流行通俗歌詞”。
民間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有曲子詞;隋唐開始發展,如《河傳》《楊柳枝》原本就是隋朝的民歌;到了盛唐,大量人蔘與創作曲子詞,人詞興起;北宋厚積薄發,造就了“宋詞”的輝煌。
“詞牌”的平仄規定,其實就是“古樂譜”。先有了第一首詞曲,傳唱度上去後,其他人跟着這個樂譜繼續填詞,然後形成了一個“詞牌”。用後世比喻,就是“翻唱填詞”。
如《滿江紅》就是柳永創的新調。柳永少年時是青樓常客,樂工每譜了新曲,都會找柳永填詞。新曲流行後,人們跟着填詞翻唱,《滿江紅》的詞牌才流傳下來。
現在正是詞的草創階段,詞牌很少。李玄霸隨便從後世拿出來一首詞,都是“新曲”,平仄韻腳都是他說了算。如果詞中有不合適的字眼,他能隨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