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牧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旁邊的香雲也打趣地看着謝清溪,說道:“太太,您瞧瞧六姑娘,先前還說奴婢做的五彩葫蘆精緻有趣呢,如今見了大姑娘的糉子,倒是一點都不願再看奴婢的葫蘆一眼了。”
要說這古代女子女紅確實是出色,想法也新穎。香雲是蕭氏身邊的大丫鬟,與這女紅上面也是極爲出色的。香雲做的五彩葫蘆可是芝蘭院的拿手一絕,每年端午節的時候,芝蘭院裏的女孩們都能得了她的五彩葫蘆。
“香雲姐姐做的葫蘆也好看,我都喜歡,等看龍舟那天,我統統掛在腰上,”謝清溪這會就是比劃要將東西全掛在腰上。
還是蕭氏拿了過來,將那串葫蘆系在她腰間後,笑着點她的頭上:“這糉子和葫蘆都是五彩絲線編的,帶着有些重了。昨日你爹爹不是給你們姐妹每人一個玉葫蘆,待到了端午那日,就將玉葫蘆掛上便是。”
要說謝樹元,在識情得趣這點上,他倒是一等一的好爹和好丈夫。
昨日他一回來,就帶了個盒子回來,一打開裏頭竟是各種玉石做成的葫蘆。端午習俗便有帶葫蘆的說法,因葫蘆音通‘福祿’,又藤蔓綿延結實累累,因此也是象徵子孫繁盛的吉祥物。
所以江南這邊大人、小孩都有帶葫蘆的習俗,以驅瘟避邪。
謝清溪就得了一串羊脂白玉做成的小葫蘆,每個都只有手指頭那麼大點,也是用五彩絲絛串起來的,掛在身上別提多好玩了。
除了府中的少爺姑娘,也就只有蕭氏還得了一串芙蓉玉的葫蘆。謝清溪當時看到這串芙蓉玉時,還驚訝了一把,要知道這芙蓉玉在現代可是有愛情石的美稱。沒想到她這個爹,還挺有先見之明的嘛。
待明貞走後,蕭氏便又叫了廚房管事媽媽過來,問了這府中糉子和各色端午點心的準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