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顆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幹你什麼事,政府都不管,你管得了嗎?我告訴你啊,別出去惹事。”李氏說。
“是啊三姐,千萬別瞎摻和。”雪蘭也說。
“五姐,你是小孩子,你不懂。我們老師說了,東瀛人爲着他們自己的利益,故意干涉咱們華夏的內戰,還威脅要用武力打咱們,他們算哪根蔥,憑什麼威脅華夏!那些軍閥也是無恥,爲了自己的利益就出賣國家。咱們當然要反對,否則國家沒了骨氣,咱們華夏人的骨氣也要沒了。”三姐義憤填膺地說。
雪蘭想了想,都是學生而已,出門吆喝兩聲,應該也沒有太大關係吧,而且是事關國家尊嚴的呼聲,段政府應該能體諒的。
這個時候的學校都是新文化和革|命意識的集中地,會有這樣強烈的反應也很正常。大家都是支持國民政府北伐軍的,支持他們統一華夏,帶領國家走向富強。
後來聽說不少學校都組織遊街抗議了,由北平大學的教授組織的,五千餘羣衆在□□集會抗議,要求拒絕八國通牒。當時臨時搭建的主席臺上懸掛着孫先生的遺像和他撰寫的對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結果,段政府竟下令開槍,當場打死四十七人,傷二百餘人,死的都是學生老師……事後,軍警在清理現場時,竟然將死者財物盡行掠去,甚至連衣服也全部剝光。
雪蘭在報紙上看到了幾個犧牲者的照片,其中赫然有個人非常眼熟,幾天前她們三人在飯店偶遇的那位郝先生,他死了,他是北平大學的一位教授……還有幾個花樣年華的女學生,跟三姐一樣的年紀……
這件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輿論議論紛紛,許多人在報紙雜誌上寫文章聲討封建軍閥,支持北伐軍隊。周先生題寫輓聯:“死了倒也罷了,活着又怎麼做。”後又就此慘案連續寫了七篇檄文。由劉先生作詞、趙先生譜曲的哀歌唱遍京城。強大的民意壓力迫使段政府召集非常會議,通過了屠殺首犯“應聽候國民處分”的決議。
三姐對雪蘭說:“五姐,你文章寫的好,又有那麼多讀者,影響力一定很大,也應該寫幾篇文章譴責他們。”
李氏卻嚴厲地阻止道:“別胡扯了,都死人了,你們還瞎摻和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