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顆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都是真事啊……
雪蘭寫這個的目的是爲了讓更多人明白,做順民,也不一定會被侵略者放過。可老百姓手無寸鐵,當侵略者的鐵蹄踏來的時候,能讓百姓怎麼辦呢?他們能反抗嗎?他們反抗得了嗎?當一個國家的脊樑不硬的時候,受苦的只有他的下層子民。
這就引出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軟弱的南宋朝廷中,奸臣們把本該去抵禦外敵的軍隊,派去剿滅江湖上的門派了。因爲這些江湖門派主張殺掉君王身邊的奸臣,於是奸臣便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江湖人士勢單力薄,不敢與朝廷抗衡,只好一邊謀劃刺殺奸佞,一邊與戦國對抗。
“俠者以武犯禁。”古代的衙門是以法律和權威去規範社會秩序的,而武俠世界則是以武力,以道德倫理去補足漏洞。所以當普通百姓的利益受到社會不公的侵害,又無處伸冤時,自然就要由俠來解決,由俠來拯救百姓於苦海之中。這雖然暗含了作者的美好願望,但人世間也有無數心存正義的人,他們的所作所爲即使在很多人看來有些傻,但卻是值得人們敬重的,因爲他們的人格很高尚。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俠呢?
印象中似乎只有武功高強,心懷天下的鐵錚錚的漢子,纔是民衆心中的大俠,但雪蘭需要顛覆這種印象。
不僅僅是風雲人物才能稱之爲俠。
所有愛國、愛民,心存仁善的人都可以是俠。
有人受難了,幫扶一把;國家受難了,幫扶一把;哪怕只是送上一個炊餅,哪怕只是呼喊幾聲。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仗義疏財、扶危濟困,這就是俠義精神,而這種俠義精神是存在市井當中的,是存在每個心存正義的人心中的,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成爲俠。五四運動中,上街遊|行,反抗外國侵略的學生是俠,不畏生死,大膽喊出社會不公的人是俠,即使槍口頂在胸前,也依然爲正義與強權對抗的人是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