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鬼遊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吳佩孚名義上是直系的二號人物,但是單比掌握的軍隊實力,曹錕也比不上他。
直系在曹錕上臺之後,逐步形成了幾個大派系,洛陽系以吳佩孚爲首;保定系當然是曹錕的看家部隊了;天津系作爲曹錕處理政壇的幫手也抱團取暖,但是這個派系註定是牆頭草,因爲沒有軍隊。另外還有雜牌軍身份,比如說馮玉祥……很難說這傢伙到底算那頭的。還有王懷慶等老將們,自成一派。倪嗣沖要不是大限將至,也不會讓安武軍成爲吳佩孚下手的目標,這支軍隊的編制在雜牌中是最大的,達到了八萬人馬,裝備也是不錯的。
吳佩孚通過幾次不斷的擴張和收編,已經將自己控制的軍隊數量達到了保定系的兩倍多。
曹錕雖然是大總統,但是掌握數十萬軍隊的吳佩孚要是想要另起山頭的,分分鐘能把曹錕爆了。正因爲實力上的差距越來越明顯,讓曹錕一度對吳佩孚的忠心產生了懷疑。從而鬧出了一場關於軍費撥款的風波,雖然起因是曹錕發現交通部總長高恩波撥付給洛陽的軍費是撥付給保定的兩倍,從而引起了不滿。(北洋財政部要比交通部窮的多,地方稅收不上來,關稅鹽稅又做不了主,所以一年的經費有限。反而交通部坐擁民國大部分鐵路碼頭輪船的紅利,富得流油)
曹錕也是感覺到了危機,纔對高恩波下手,而之後,吳佩孚竟然沒有出席曹錕的大壽,雙方一度劍拔弩張,可最後不了了之。
這個白堅武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吳佩孚發的那份電文,多半是白堅武慫恿的。擁護曹錕的領導地位,無條件接受任何曹錕的命令,既奠定了吳佩孚的從屬地位,也讓曹錕徹底放心。此後,白堅武更得寵,一下子躍居爲‘吳系’的第二號人物。
此戰長城,關係直系根基的大戰,白堅武更是以其吳佩孚副手身份出現在前線指揮部。在吳佩孚不在的情況下,統籌全局。可惜,他不懂軍事,在前線也就是一個幌子,將領們也不會對他的命令太過在意,好在他也知道底下的將領陽奉陰違,過於追究,對他來說也沒有絲毫好處。他之所以還如此攬功,出現在前線指揮部,目的是吳佩孚在得意之餘給他的一個承諾,這個承諾就是戰勝奉軍之後,許諾給白堅武組閣的權力。
這也是他滿心期待直系大軍越過草原,直搗黃龍,大軍雄赳赳氣昂昂的進入奉天城的那一天。
只要那天到來,白堅武,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將一躍成爲民國政壇炙手可熱的政壇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