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人側頭看了他一眼問:“可會釣魚?”
張懷濟道:“會一些。”
那人點點頭指了指旁邊閒着的釣竿:“那釣吧,年輕人多沉不下心思來,釣魚沉心養性最好。”
張懷濟想了想,坐在旁邊的胡凳上,釣竿上放了魚餌,甩到水裏,那人點點頭:“倒是個會的,不過這水面窄,還是死水,魚都是自己投了魚苗養的,缺了靈氣,釣着沒趣,我倒是喜歡太湖,烏泱泱的一大片水面,人傑地靈,湖裏的魚也養的格外肥,釣上來先煮魚湯,鮮美絕倫。”
說着頓了頓又道:“江南好啊,江南是我大燕最富庶的地兒,魚米之鄉,出文人,出綢緞,出繡工,出茶,出鹽,鹽稅可是我大燕的重中之重,年輕人我說的可有道理?”
張懷濟想了想道:“江南人傑地靈,富庶繁華,可朝廷之弊也在江南。”
“哦……”那人目光閃了閃道:“願聞其詳。”
張懷濟道:“鹽稅是我大燕的脊樑,卻也是如今最大的弊端,鹽是老百姓的必須品,鹽稅抽成均來自鹽政衙門出的鹽引,我大燕實行綱鹽制,持有鹽引的商人按地區分爲10個綱,每綱鹽引爲20萬引,每引折鹽300斤,或銀六錢四厘,這是爲“窩本”,另稅銀三兩,公使銀三兩,如此算下來,我大燕每年下發的鹽引少說也200萬張之數,每引得銀6兩6錢4分,應得白銀1328萬兩白銀。且有一半都在江南。
那人道:“江南的鹽稅也差不過六七百萬兩,如此說來,江南鹽政倒都是些清官,何弊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