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聞得是滿倉之意,而非刻板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存在雙方沒見過面的情況,秀姑倒是鬆了一口氣,雖然她在這個時代生活多年,好似和世人一般無異,但骨子裏還是更傾向於因爲有感情所以結爲姻緣的婚姻。
“滿倉十八歲就中了舉人,娘和大嫂何不再等幾年,男子成親二十餘歲也不算晚,若滿倉二十來歲上京趕考,金榜題名,說不定能傳出榜下捉婿的美談。”秀姑心中對這門婚事十分看好,沒有任何異議,不由得開了一句玩笑。
有榜下捉婿能力的人家多是尋常人家望塵莫及的,有權有勢,自此可平步青雲矣。
擔心母嫂父兄將來後悔擇此親事,秀姑方有此等言語,看似玩笑,實則認真,如果他們將來後悔,埋怨李玉華,莫若今日不結此親。
蘇大嫂聽了卻是莞爾一笑,“你都是四個孩子的娘了,開這樣的玩笑幹什麼?我們是哪個名牌上的人,滿倉不過一個僥倖得以中了舉人的農家子弟,長得又不像壯壯那般俊秀,有什麼本事叫富貴人家捉了他去做女婿?”
蘇大嫂也不是沒想過這樣的好事,但是這些年經歷的事情多了,許多事反而看得更加明白了,不似從前那樣因居住在大青山村一個小村子裏,耳目閉塞,胸中格局狹小,仔細想想,榜下捉婿的人家女兒未必多好,如果好的話何必榜下捉婿?理應一家有女百家求才是。
那樣人家的女兒出身高貴,嬌生慣養,下嫁之後未必看得起出身貧寒的自己及其家人,說不定會仗着權勢欺壓自己的兒子,另外傳出兒子攀附權勢的嫌疑。
因此,蘇大嫂經過深思熟路,很早之前就決定選一門普普通通的親事,此事問過家人和滿倉的意見了,不是她獨斷專行。
俗話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雖說這是一門普通的親事,聘禮嫁妝皆不如何豐厚,李父在耿李書院中也不是十分出色的教書先生,但李家的根基遠遠勝過蘇家,李父身上也有舉人功名,多年會試次次名落孫山才歇了心思,受李淑人之聘到書院執教,桃李滿桐城,若非滿倉少年中舉,增色十分,未必能聘得李玉華爲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