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各位都是曾經或是還在官場之上呼風喚雨的人物,如今都卸下了僞裝,談天說地,大笑出聲,曹家並不太大的客廳,就成了歡樂的海洋。
憶往昔,憧憬明天,說着說着不知是誰就將話題引到了夏想的身上,胡增周就問宋朝度:“宋書記,夏省長的路子怎麼走才能最快最穩妥?”
後備力量的道路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在地方歷練到足夠的資歷,然後直入中樞成爲常委,一步登天,如當年的總書記。一種是在地方上歷練到一定程度,然後入局,擔任一屆政治局委員之後再入常。
前者厚積薄發,後者循序漸進,兩者不分高下,各有優劣。
而縱觀總書記和關遠曲兩屆,都是由省委書記任上一步入常,省卻了中間入局的一步,算是平步青雲。不出意外,古秋實也會走同樣的道路,在直接入常。
相比之下,夏想第七代接班人的身份更從容,也更提前敲定,未必就一定循例前進,或許可以先入局後入常,打好每一步的基礎。
宋朝度微一沉思說道:“我希望他在西省幹滿10年,然後再進京。”
宋朝度的言外之意還是讓夏想走總書記、關遠曲之路,以慣例行進。
李丁山搖頭:“我倒認爲,夏想再在地方上熬資歷已經意義不大了,現在他的眼光和魄力已經可以就宏觀調控問題做出準確的判斷,我覺得等雷治學進京之後,夏想就在西省擔任省委書記,一兩年後進京。”
葉石生並不贊成李丁山的思路:“我還是比較傾向朝度的說法,但要補充一點,夏想最好有直轄市任上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