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讓曹永國慶幸的是,夏想沒讓他失望,或者說,王於芬和曹殊黧的眼光都比他更準,看出了夏想的不凡之處。
而在夏想成爲曹家女婿之後,能力凸顯,升遷之快,令人震驚,曹永國心中才更慶幸當時一念之差沒有出面反對夏想和曹殊黧的戀愛,否則,肯定後悔。
等到了後來,不但夏想步步高昇,他也一掃先前的頹勢,官運亨通。
在他一路高走順水順風的背後,表面上看是站對了隊伍認準了方向,其實他自己心裏清楚,升遷的背後,是夏想巧手如織運作的結果。
曹永國起身來到書房,拿出珍藏了一盒龍井,泡了一壺濃茶,在微醉的秋風之中,一人獨坐書房,獨品香茶,倒也頗有幾分遺世而讀力的意境。只是他心緒難平,耳邊一直迴盪夏想令人心神激盪的一番話。
夏想當着衆人的面,說出了他的心聲。
“我希望出西省之後,到南方沿海的經濟發達省份,親身體會一下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百姓對政治體制改革的呼聲有多高,對明煮建設的期待有多迫切。我還希望有機會可以到西北走一直,看一看,感受一些西北人民的氣度,實地考察西北人民對經濟發展的渴望。我還希望有機會可以到東北三省生活一段時間,只有深入到羣衆中間,才能真正地瞭解到羣衆所思所想。”
夏想的話,類似於展望,或者說只是一次演講,別人聽了,或許會聽過就算,不當成真事,但對曹永國而言——對宋朝度、李丁山等人而言同樣如是——夏想可不僅僅是說過就算,他的話也不是展望,而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縱觀國內的歷任國家領導人,開國領導人自不用說了,沒有地方上從政的經歷是歷史原因,不懂經濟是自身原因,再後的幾屆國家領導人,都各有其不足之處,要麼政治上過於強硬,完全以政治來干涉經濟建設,舉全國之力建設特區,要麼政治和經濟兩手都抓但兩手都軟。
而到了總書記一任,政治和經濟逐漸形成了一個平衡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