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生活成本降低 (第5/8頁)
三思兩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能源塔內的電力價格,實在太便宜了,比國家電網的用電成本價還要低,只要1毛\/度,讓能源真正進入了白菜化的時代。”
“對大部分的龍國百姓而言,消耗1度電,可能就是空調開半個小時,是電動汽車跑五公里,或者用電燒開幾壺喝的水,做不了多少事情,就連室內農業種出的蔬菜,1度電也只能換來100克,維持正常人的生存都做不到。按照有些經濟學家提出的《能源經濟論》,一個高度現代化的社會里,每個人每天大概要消耗100度電,才能維持最基本的生存。”
“就以100度電爲基準,以前電價要五六毛一度的時候,意味着一個成年人,需要五六十塊錢的日收入,才能保證自己的基本生存,多出來的收入,才能變成他的存款,才能用於養家,用於買車買房,雖然一天五六十的收入不難賺到,但對很多月入三五千的低收入羣體,確實很難攢下錢,抵禦風險的能力很低。”
“現如今星雲集團,藉助能源塔這種基礎設施,把電價降低到了1毛\/度,那麼經常去能源塔消費,去裏面充電的普通百姓,就可以得到大量廉價電力,一下把維持自身生存的成本,降低到了每天10塊左右,省下來的幾十塊,他們可以改善自己的伙食,用於其它消費項目,可以去買房買車,消費潛力一下提升了很多。”
“且社會各方面的成本都明顯降低後,就會出現門檻降低效應,比如原來開網約車,每天充電費用要兩百多,現在降到了三五十,淨收入就增長了一大截;比如外賣小哥們,得到大量廉價電力後,就用得起耗電較大的送餐無人機,讓無人機飛來飛去,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連那些擺路邊攤的,只要充到了便宜的電,擺攤收入都能增加不少。”
“即很多的低收入羣體,他們以前消耗100度電,一般只能帶來100塊錢的淨收益,現在電價降低了,收益就增加到了140,或者可以去做一些要消耗四五百度電,才能賺100塊的‘不好做’的生意,比如去月星採礦,現在把一噸月礦送到地星表面,運輸成本只要一千塊左右,跟地星上的礦物運輸成本相差不多,已經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可以取代地星的礦產,等以後太空能源再降一些,月礦的競爭力就更強了。”
“總之!能源的價格降低後,百姓的出行成本低了,大量的室內種植的蔬菜,又節省了無數土地資源,國家也不必投入大筆資金進行補貼,打工人賺錢更加容易了,創業門檻也降低了,又因爲更容易的生存下來,未來更加光明和穩定,百姓們的消費意願也會提高。
甚至開始有一些人,做起了搗騰電力的買賣,他們每天開車去能源塔內,利用大容量的電池包,每次充入上千度的電,再賣到某些電價較高的地方,一次就能賺三四百的差價,每天跑個三趟,就成了月入3萬多的中產階級,畢竟電的用途太廣泛了,只要能找到門路,僅靠搗騰電力,就能賺到不少的錢。”
這位專家的這篇分析文章,得到了非常多的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