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滄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開艘航母去抗日 !
1894年12月1日,琉球國使團正式進駐北京,次日,一份中國周邊國家動態簡報就發回到了北京艦。
這些情報都是從公開的渠道得來的,機密情報是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拿到的。首先是日本方面:自從甲午戰爭和談結束之後,日本把沒有取勝視爲奇恥大辱,提出了一系列的強軍規劃。
強軍的基礎是實現大規模工業生產,實現大規模生產的基礎是資本累積,在日本政府的協助下,中小企業紛紛被大企業收購,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家財閥迅速集中了全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資本,在政府的支持下,這些資本大量流入了機械製造業,鋼鐵行業等武器裝備發展的基礎行業。
日本政府斥巨資興建了八幡制鐵所,一方面從歐洲各國引進先進技術,一方面積極扶持大學,研究機構發展新技術;日本海軍在吳港建立了海軍兵工廠,把其定位爲海軍最重要的火炮製造廠。
海軍提出了“重整軍備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建成以六艘戰列艦,六艘裝甲巡洋艦爲主體的的“六六艦隊”,首批購買的兩艘戰列艦,“富士”號和“八島”號已經於十一月底服役。
朝鮮方面:國內親中派和親日派的鬥爭日趨激烈,11月29日,國王高宗李熙廢閔妃爲庶人,隨後閔妃死於冷宮之中,死因疑點甚多,多數人猜測是日本人所爲。
這個閔妃就是後世的韓國電視劇裏常常提及的明成皇后,這次的閔妃遭到暗殺,實則是朝鮮的親日勢力所爲,原因無他,只是因爲閔妃在甲午戰爭之後,成爲親中勢力的主要人物,所以被日本人和朝鮮國內的親日勢力聯手除掉。隨即朝鮮與日本簽署了一系列的貿易通商協議,並大量僱用日本人作爲軍隊,警察的顧問。
俄國方面:新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在東北邊境上集結了大批兵力,並把波羅的海艦隊的艦船調配到太平洋艦隊的所在地——符拉迪沃斯託克。另一方面,俄國加快了在中國東北的鐵路建設速度,尼古拉二世特地從宮廷款中撥出一部分來支持中國東北的鐵路建設。
清廷方面:洋務運動在清流言官翁同和等人的阻撓下,日漸停滯,洋務派和保守派的鬥爭日益加劇;義和團依舊存在,駐京的外國公使多次放出話來,要在1895年之前出兵,懲罰這些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