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現在倒不是虛情假意,而是發自內心的感到後悔和悲痛,如果沒有自己的話,大哥肯定還能繼續率領江東羣英與劉琦相抗衡,現在一直待自己無比關心和愛護的大哥故去了,而且還是和自己當初做下的一個愚蠢決定有關,感情的難捨和內心的譴責之下,自然是情難自已,淚如雨下。
帳內衆文武和家人們看到孫權如此,盡皆暗暗誇讚孫權重感情,即便是當初力主將繼承人選爲孫翊的張昭,也是暗暗點頭,稱讚孫權仁義。
當然,這裏面也有一人例外,這就是孫策的一名親兵隊長徐逸,他從孫策遇害之後就立即斷定,這一次孫策遇刺絕對是與孫權有關,昨天孫權返回宛陵,正好帶了他所記掛的那名同鄉,他便找來那名同鄉詢問,之前與自己見面的那位叫劉射的朋友現在可還好,卻見那名同鄉一陣猶豫,然後悄悄在他耳邊說道,劉射已經失蹤數日,好像是新任主公孫權讓他去做什麼事情,並且說道,同此人一起去的還有兩個人,但這兩個人他那名同鄉也不認識。
直到這時,徐逸就已經完全確定,這次陰謀暗害孫策的,肯定就是孫權了,正是因爲先入爲主,徐逸看到面前的孫權一臉的虛僞和假仁假義,根本就沒有半分的兄弟情義,甚至連人情味都沒有一絲。
徐逸冷眼旁觀,看張昭勸慰孫權顧全大局,先想辦法安定局面再說。
見孫權推讓了一番,又被張昭正色相責,無奈之下只好答應即位,並向朝廷上表,要求繼承孫策安東將軍職位,並請爲會稽太守,同時請求把吳侯的爵位傳給侄子孫紹。
略作商議之後,孫權又派使者闞澤前往許昌見曹操,表示願意臣服之意,並且願意納幼弟孫朗爲質。
徐逸眼中神色更冷,他知道如今的孫權已經穩坐江東之主了,即便是有人揭露他刺殺孫策的陰謀,爲了穩定江東大局着想,揭露者肯定也只有被滅口那一條路了,所以孫策的冤案只能無法昭雪了。
如果是按照本來的歷史上,徐逸根本沒有任何希望爲孫策翻案,無奈之下的他只有辭官或自殺這兩個結局,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之前他在戰場上得到了劉琦的恩惠,饒過自己一命,現在覺得那個男人應該有極大的可能爲自己的主子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