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天朝之夢 !
如果說眼下的大明天子朱濟世做事還是不夠果決,錯失了不少迅速推翻滿清定鼎天下的良機。那麼滿清的那位道光皇帝做事的風格就只能用猶豫不決來形容了——當然了,他現在面臨的抉擇要比朱濟世艱難得多。立即放棄滿清二百餘年的首善之地,攜着幾十萬八旗子弟往關外而去,這樣的決心又豈是等閒可下的?
當日大明思宗皇帝,不也是在內外交困之中,仍然下不了棄北京南下的決心,只到李自成打進北京城,還沒有離開,最後只好吊死在煤山之上。現在,似曾相識的歷史又一次重演了。
襄陽大北門前,旌旗招展,人馬如潮,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一身明皇色的龍袍,滿臉都是意氣風發的神色,策馬行進在一羣頭裹黃布的兵士之中——這些士兵是楊秀清的親衛,稱爲聵營,指揮是楊秀清的堂弟楊秀聰,所謂“聵”就是耳聾的意思,這個營的士兵都是年輕力壯的聾啞人,眼睛裏面只有楊秀清而不知其他,楊秀聰本人也是個聾啞人,自然只知道有楊秀清,不曉得什麼洪秀全的。
在他的前方,是不計其數的太平天國戰士,都是黃袍紅巾,肩上扛着各色武器,有長長的竹矛,有鋒利的砍刀,有上了刺刀的洋槍,有不帶刺刀的鳥槍,還有人舉着巨大的木盾。每個戰士臉上,都溢滿了笑容。
今天是號稱百萬的二十五萬太平天國將士誓師北伐的日子!這二十五萬人,可個個都是能戰之士,包括女營和童子營在內的太平軍老弱婦孺約七十五萬,都南王馮雲山、冬官又正丞相洪仁玕帶領,留在襄樊待命。
這時有幾騎駿馬從襄陽城內飛奔而來,到了楊秀清跟前方纔勒住馬頭,來人正是馮雲山和洪仁玕。
“哦,是雲山兄和仁玕弟啊?是不捨得哥哥我,準備一路送出多遠?”
“東王殿下,有武昌方面的消息,朱濟世準備班師回廣州去了。”洪仁玕一拱手,衝楊秀清道,“另外,朱濟世還封了常大淳爲湖北巡撫,陸思元爲湖南副巡撫署理巡撫事,韓四爲平北將軍,羅軍旗爲平東將軍……還封了一個名叫苗沛霖的人做安徽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