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鄉小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距離村子不遠處,人們用青石板、原木等建築材料,建造了一個碼頭,停靠着各家各戶的小船。
蕭風來到碼頭的時候,正趕上不少村民捕魚歸來!
相比於外界各種先進的捕魚工具,銀杏村村民所用的工具就有點落後了,大部分是簡陋的漁網,甚至還有一艘船上站着一排魚鷹。
“六爺,您今天的收穫怎麼樣?”看到蕭晉楠划着船慢慢靠上碼頭,蕭風連忙打招呼道。
蕭晉楠和蕭晉旭是同一個太公的後代,因此也算得上蕭風的長輩,今年五十六歲的他在銀杏村可是數一數二的捕魚能手。
蕭晉楠無兒無女,老伴十年前去世之後就一直鰥居,平時就靠着打漁製成臘魚、魚乾之類到玉集鎮上賣,雖說過得清苦,倒也悠閒自在。和一般人用撒網、釣魚的方式捕魚的情況不同,蕭晉楠養了一批魚鷹,捕起魚來效率相當高。
“小風,來湖邊散步呀?”蕭晉楠和絕大部分的老農一樣,不善言辭,憋了半天冒出這樣一句話。
現在已經是早上九點多,怎麼看也不是散步的好時間。
“呵呵,六爺你真逗!”蕭風笑了笑,湊上去說道:“我看看六爺今天的收穫怎麼樣?”
在銀杏村先祖們還沒有在這裏安家落戶之前,一直處於封閉狀態的鏡湖自然沒有魚類生存,只有一些浮游動植物而已。這些年以來,銀杏村的祖輩一直往鏡湖裏放養各種魚種,試圖豐富鏡湖的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