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鄉小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是換成以前,這一百個整齊排列的巨型水缸,肯定會讓村民們熱議,也會紛紛對這些水缸的用途做出各種千奇百怪的猜測。但是現在,一聽這些水缸是用來爲鏡湖牧場浸種的工具,村民們就不怎麼感興趣了。
要知道,現在的銀杏村可不是以前悠閒、無事可做的小山村,村子內外到處都是工作機會和商機,窮怕了的銀杏人正滿腦子求發展,哪裏還顧得上這些大缸?再說了,牧場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草場改造,這些水缸的出現也沒有太多讓人無法理解的地方。
一個大缸一百斤草種,蕭風三個外加一些幫忙的族人,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才把所有牧草種子均勻地放在了這些大缸裏。別看牧草種子因爲密度小而佔據了不少空間,但是放在容積高達1立方米的水缸中,人就顯得空蕩蕩的。
緊接着,一臺小型的電動水泵開始把清靈泉的泉水抽入了水缸中,半滿的泉水剛好把牧草浸潤,這也就意味着浸種工序的開始。
在蕭強、蕭大志看來,目前浸種工序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細節並沒有太多特殊的情況,和他們心目中的想象還存在着一些差距。至於蕭風往水缸中釋放的高錳酸鉀粉末,更是農業生產中最常見的消毒劑之一。
看來重頭戲應該在後頭!
只不過,礙於現場有族人以及村民的存在,蕭強也不好問出口,只得把疑問深埋在心裏。
正在銀杏村進行採訪報道的媒體見到蕭家老宅附近出現了這樣一個用於浸種的遮陽棚,自然也是大感興趣,前來採訪。這時候,蕭強、蕭大志變身爲鏡湖牧場的普通工人,正在按照牧場專業人士的要求對即將播種的牧草種子進行浸種。
所有的媒體記者壓根就不會想到,就在旁邊看熱鬧的蕭風,居然會是攪動華夏乳業形勢的始作俑者。由於銀杏村各房族老的嚴令,村民們沒有任何人向媒體透露蕭風的事情,使得媒體對鏡湖牧場、鏡湖景區的報道更多的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原本還有點擔心牧場牧草種子供應的馬萬里,在看到蕭風的行動之後,立刻放下心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督促牧場改造工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