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是令水珏沒想到的是,她看中的男人比她想象中的還要厲害,居然已經控制住金陵大半商業往來,並且籠絡不少中立勳貴與根基不穩的新貴。因着柳理年紀小,並未參與到奪嫡的漩渦,等他顯山露水,忠勇親王注意到他,想要拉攏的時候,海晏帝又已經登基。因此他不屬於任何皇子的勢力,自然也不會被甄家忌憚——畢竟甄家本來就以官場爲主,金陵的商業本就是其他商人瓜分,現今不過是整合了而已。而官場中人,向來看不起商場中人。若不是柳理有勳爵在身,又有舉人的功名,恐怕忠勇親王還不會注意到他。
但水珏可不是這種迂腐的人。在她原來的國家,商業可是立國的命脈之一。爲了獲得更多財富,水珏連連征戰,打開附近國家的大門,讓自己國家的商品能夠傾銷出去。婧國的國力比水珏這一世的國家要強大許多,也已經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治國理念,以穩固統治。其中之一就是重視商業。婧國先祖本來就是大商人發家,自然不可能歧視商人。而她多年的從商經驗發現,越是商業來往緊密的地方,就越統一。比如甲乙兩地,若是兩地都產喫穿,那麼有人有分裂之一,便可分割甲地和乙地,在其中之一佔地爲王。但若甲乙兩地商業來往緊密,導致甲地擅產糧便只種糧,乙地擅織布便只織布,各自用最便宜的東西交換相對而言不怎麼便宜的東西,若有人想要佔地爲王,就只能佔領兩地,不然就缺喫或者缺穿。
更重要的是,兩地商業來往緊密之後,人員也會來往緊密,社會風俗就漸漸趨同,形成認同感,漸漸會認爲是一個地方的人。許多村落擴展成大城鎮,就是這麼來的。
因着這個發現,婧國纔會越來越穩固,疆域越來越廣,卻轄內少有叛亂,連收復的異族之地也會很快融爲一體。
水珏將此舉和水靖討論後,水靖眼前一亮,十分贊同。想當皇帝的人,大部分都想當一個名垂千古的皇帝。而這種人,往往是不怎麼“守前人規矩”的。況且本朝雖說有過重農抑商的舉措,但對商人並無太大歧視,在法令上也並沒有特殊歧視的待遇,比起前朝商人不得爲官等法令,顯得寬和許多。那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就是被封了爵授了官的皇商。而本朝開國皇帝也看到了海外貿易帶來的巨大財富,海外貿易一直持以鼓勵態度。
太上皇也非常重視這一塊,也是水珏“無意間”帶來的忠勇親王一脈私吞鼓勵海外貿易的資金,隸屬朝廷的皇商多年未曾真正出海,導致太上皇一直對海外信息的瞭解爲虛假這件事,讓太上皇下定了將忠勇親王排除在皇位繼承之外的決心。
若是忠勇親王知道自己這麼早就被排除在外,一定會氣得嘔血。
不過太上皇的心思也好理解。作爲皇帝,多疑或者寡義,甚至小事情上暴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國家大事上要看得準、拿得穩。海外貿易不僅是國庫重要來源之一,對海外諸國的警惕也是立國的根本。要知道,前朝的時候有個鄰國曾經是橫跨廣袤地區的超級帝國,若不是後方內亂,估計都打到這邊的土地了。而那帝國雖說在本朝開國時漸漸衰弱,但“海外有強國”這種理念,已經深深的植入了當朝統治者的心中。要知道本國也曾經是弱國,後來漸漸崛起。那麼現在看着虛弱的海外諸國,會不會也崛起到威脅到本國統治的程度?
若到了那種時候,就不是改朝換代,而是國破家亡,甚至民族滅絕的危機了。
當統治者的,心要夠寬夠廣,目光要長遠。忠順親王只專注於眼前的利益,卻缺乏長遠的目光,讓太上皇很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