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公公瞥了眼前這幫人一眼,他是宮裏出來的,能給童貫當徒弟、當義子,對這種明爭暗鬥的小把戲,還不看得透透徹徹?不過他當然不會多說什麼,見這些人站齊,跪好,便開始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悼曰:忠孝之家,庭訓早膺乎節義繩武之胤堂諭切凜乎綱常,光前無沗,貼後有方,爰申疏爵之榮,用章式谷之報。爾柴慶,忠心耿耿,扶植綱常。鞠躬盡瘁,轟轟烈烈;死而後已,萬古流芳!嗚呼!罄南山之竹而書無情,決東海之波而流恨難量。”
到這裏,第一道聖旨讀完,柴家衆人紛紛磕頭謝恩。
楊公公將聖旨一卷,柴俊義搶在柴老夫人之前站起來,從楊公公手中接過聖旨,恭恭敬敬地放在供桌上,然後又退了回去,跪在原處。
因爲還有第二道聖旨。
這不是皇帝老兒囉嗦不嫌麻煩,有什麼話不能一下說完,非要用兩道聖旨,實在是禮數如此,第一道聖旨是悼念老國公的,第二道聖旨必定是加封新國公的,這兩道聖旨一悲一喜,當然不能合成一道聖旨。
趙官家這份聖旨,悼念了一下老國公,本來有個追封的,但歷代官家對柴家都不追封,因爲柴家世襲頭等國公,歷代都不曾降爵,一旦追封,又成了王爵,而趙宋吸取唐朝的教訓,對王爵是十分吝嗇的,怎能輕易封出去?
當年禪位給趙匡胤的周後主柴宗訓,是封了王爵的,他去世之後,柴家後人就被降爲國公,本來別的爵位還是要一代一代降的,從公爵降爲伯爵,從伯爵降爲子爵、男爵,不過趙官家欽賜柴家爲國公爵,代代相傳。
祖上出過王爵,按理說柴家的府邸是可以建成王府的,但柴家在這方面確實超乎尋常的規矩,本來能建王府,也只建了國公府。遙想當年,宋朝封的異性王也不少,比如李後主李煜,比如後蜀主孟昶,都死得有些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