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面屏風,便好似一張電影屏幕,後面有一人旁白,又有一人藉着燈光,將影子投映在那屏風之上,便好似在放映電影一般。
從盤古開天闢地,到伏羲女媧造人,匆匆幾個畫面閃過,就到了黃帝軒轅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的場景。
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蚩尤作大霧瀰漫三天三夜,黃帝的臣下風后在北斗星座的啓示下,發明了指南車,才衝出大霧。又得玄女相助,製作了八十面夔皮鼓,夔是東海中的神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黃帝用其皮蒙鼓,用雷獸之骨作鼓槌,“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黃帝召喚應龍畜水,以便淹沒蚩尤軍隊,蚩尤也請風伯、雨師相助,一時風雨大作,黃帝軍隊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黃帝只得請來天女旱魃阻止風雨,天氣突然晴霽,蚩尤軍隊驚詫萬分,黃帝乘機指揮大軍掩殺過去,一戰功成。
涿鹿之戰,本就是中國上古傳說中的諸神之戰,參戰的雙方都統領着龐大的部落集團,而且請來無數神佛鬼怪,各自大顯申通,鬥了個天翻地覆。
這期間,那屏風上的影子也是變化萬端,投影出的有黃帝,有蚩尤,也有騰雲駕霧的應龍,有呼風喚雨的風伯、雨師,有所到之處風流雲散,乾旱如焦土的旱魃,還有狂風,有暴雨,有刀光劍影,有洪水雷霆,更有千軍萬馬……
這屏風背後,除了那個施展口技的之外,只有兩個人,卻能用自己的身體和一些簡單的工具,在屏風上面,投射出這麼變化多端的神戰場景,實在讓人驚奇不已。
而那施展口技的人,便更讓人拍案叫絕了。
涿鹿之野,諸神之戰,風聲,雨聲,雷聲,號角聲,行軍聲,戰車聲,馬嘶聲,擊鼓聲,鳴金聲,刀劍相交聲,箭矢破空聲,旌旗獵獵聲,衝鋒喊殺聲,潰逃哭嚎聲,將官斥責軍士聲……諸多聲響一時併發,形象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