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很多戰爭都是這麼來的,就是因爲內部矛盾無法解決,然後纔對外發動戰爭。
宋江是屬於正好碰上了一場大仗可以打的情況,所以理所當然被童貫當成了炮灰,先送上了戰場。
在童貫的眼裏,禁軍是他手中的精銳,而西北蕃軍是雜牌軍,至於宋江的匪軍……這純粹屬於軍隊裏的不安定因素,誰都沒指望宋江能夠成就大功。
童樞密使興師動衆,勞師遠征,雖然是氣勢洶洶而來,但實際上心中也沒多少底,畢竟方臘很能蠱惑人心,已經成了氣候,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萬一王師折戟沉沙,那大宋可當真就搖搖欲墜了。
只不過童貫沒想到的是,他視爲不安定因素的宋江匪軍,送上戰場的頭一把炮灰撒出去後,居然沒有隨風飄散,而是一炮打響,一路攻城拔寨,勢如破竹不說,甚至連杭州北方屏障秀洲都直接攻下來了。
這還了得?
童樞密使用嘴皮子“東征西討”,在後方各種討要軍餉,各種召集軍隊,興師動衆是小意思,簡直快把國庫都給掏空了,就這樣都還說着準備不足,說什麼最好不要倉促開戰,征討方臘需要從長計議,需要各方面人力和財力的支持。
童貫到蘇州時間也不長,正調動各方軍馬,在江寧和鎮江佈防,同時在政治上已經開始了宣傳攻勢,同時將明教定義爲邪教,而且還請了不少和尚道士,大搞宣傳,跟百姓們灌輸邪教害人的思想,他將這兩方面的舉措寫了摺子呈遞上去,自以爲做得相當到位。
當然,他絕不可能忘了跟徽宗皇帝張口要這要那,要想讓馬兒跑,你總得給馬兒喫草,你讓我征討方臘,你就得下血本供應這場戰爭的需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