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山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包玉剛買下“仁川號”後,並沒有將這艘船開到香港,而是在日本的浦和港交船,經過一番整修後,隨即出租給了日本山光汽船公司,租期9個月。
1955年7月30日,“金安號”正式起航。
時下航運業的傳統做法,是“計程租”,亦叫散租。即根據貨主的需要把貨物運到某地,然後根據這一個航次結算運費。這樣做的好處是運費收入高,而且“現得利”。
在航運業繁榮的時期,甚至跑一個航次就可以賺回來船隻造價的三分之一。幾乎所有的船東都是用這個辦法經營,沒有人會想到還有其他的方法。
但是,包玉剛第一次租船就是“長租”。即把船租給一個固定的客戶,而且租期是9個月。
長租雖然並不是包玉剛的發明,早在1930年,一位米國航運商人最早採用這種方法,但包玉剛無疑是把這一種方式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大獲成功的人。
包玉剛的做法立即就遭至業界的嘲諷,說他愚不可及,但是李華龍很支持包玉剛的做法,畢竟環球航運公司剛成立,認識的顧客並不多,將船長期出租出去,會大大降低風險。
包玉剛開始他的處女航時,米國的盧維克、有“金色希臘人”之稱的奧那西斯和尼亞哥斯以及香港的董浩雲,都早已在海上稱霸多時。同是寧波人的董浩雲被稱爲“香港船王”,他的“海上巨人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輪。
包玉剛在倫敦買第一艘船時,有人曾警告他說:年輕人,航運業是個危險的行業,弄不好,你會把最後的一件襯衫也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