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穿越1862 !
ps:新書《我要當球長》已經上傳,渴望大夥兒繼續支持。
喬治·亞歷山大決定回國了,他已經拿到了中國最著名的大學之一震旦大學生物工程學的博士學位,拒絕了留在震旦大學生物系任教的機會,拒絕了多家中國大公司和研究所的聘請。年僅26歲的他是所有英國在上海留學生中最耀眼的一顆星,甚至是所有歐洲籍上海留學生中最耀眼的白馬王子。
他性格開朗,英俊,個子高大。熱愛運動的他還有一副好身材。
而就是這樣一個接近完美的人,現在卻在英國留學生一片的質疑聲中,收拾起行李,踏上了飛往倫敦的飛機。
20世紀八十年代能來中國留學的英國學生並不多,北美的很多所名校並不比中國本土的大學遜色,而那裏的白種人明顯比中國本土要少,民間對於白種人的態度也比中國本土要寬和很多。所以更多地歐洲留學生會選擇去北美,而不是來中國大陸。
當然,在畢業之後選擇從中國大陸返回歐洲的留學生數量更少,特別是英國人,剛剛結束不久的‘歐格里夫戰役’,讓英國人的名聲在中國變得臭大姐。1985年,這場持續了一年多的全英煤炭工人大罷工,領導英國保守黨政府的撒切爾夫人剛剛贏得徹底的勝利,她帶領英國政府用強硬而富有智慧的手段擊垮了實力雄厚的英國全國礦工工會。
這場罷工運動在中國媒體的評論中當然是正義的,它對英國現代工業關係具有決定性影響,罷工的失敗極大削弱了英國的工會運動,也可以被看成是瑪格麗特·撒切爾政府和保守黨的在政治及上的一場重大勝利。他們重重的給了自六十年代就從歐洲開始盛行起來的‘合法罷工、集會抗議’運動,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是45年前的盟軍集團對窮黨聯盟一記犀利的回擊。
但是這些在上海的留學生又能知道多少內中的詳情呢?
學生都是熱血的,他們同情罷工的煤礦工人。因爲英國的煤礦業是由伊恩·麥格雷戈領導的國家煤礦局管理的一個國有企業,是的,國有企業,和歐洲大部分地區一樣。這個企業獲得國家的鉅額資助。英國本土不少的煤礦都能效益較好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