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世界輿論再一次倒向俄國之時,21日中俄兩國騎兵以共計七萬人的規模在埃別伊特湖北岸發生的正面碰撞被載入史冊,所有人都無法想象七萬騎兵同時廝殺是怎樣的一個混亂和龐大的場面。但得知率領中國騎兵獲得最後勝的中國騎兵司令是那個曾經縱橫歐洲大地的成吉思汗的後裔時,歐洲就有部分報社將“”二字再次印在報紙上。但世界各國政府卻沒有對此表述意見,他們只是將目光放在鄂木斯克,等待最後的結果。
但誰能想的到,僅僅只是一晚上,曾經在特羅伊茨科耶小鎮上頑強阻擊過中國軍隊的俄軍,卻在短短的一個晚上最丟掉了經營良久的鄂木斯克核心主陣地,這個夜晚到底發生了什麼……
23日中國軍隊發起了最後的總攻,俄軍在意料之中開始了全面潰敗。事實不容質疑,只是沒有得到詳細戰事經過讓世界各國陷入到迷茫之中,是什麼讓頑強的俄軍突然變的如此不堪一擊?
各國軍事專家都是緊張分析着原因,唯獨沙皇尼古拉二世認爲是指揮官無能、士兵廢物,他們丟掉了沙皇俄國的榮耀、他們拋棄了斯拉夫人的尊嚴。所以偉大的沙皇陛下將要嚴厲處罰這些戰敗的將軍和士兵,但英明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給他們一個贖罪的機會,那就是擊敗中國。除非他們能打敗中國軍隊。否則戰後一定將他們全部斬首。只是尼古拉二世不知道的是,從鄂木斯克潰敗的俄軍丟掉全部的重武器。而中國的騎兵、裝甲部隊、各中國藩屬卻如同狼一樣無所不在。他們緊隨着潰敗的俄軍前進,將那些落後的俄軍全部屠殺一空。於是大部分士兵爲了跑的更快連槍支這些輕武器都丟的一乾二淨。
也許尼古拉二世也認爲這些軍隊不足以抵擋中國軍隊,也許尼古拉二世接受了衆臣的建議,於是無所不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決定要打到北京城,於是下令再次向全國徵召一百萬軍隊。
世界譁然,俄國瘋了嗎?
消息傳到北京,中華帝國皇帝卻在朝會上冷笑道:“既然俄國想打,那就打下去吧。”當天朝會結束。中國政府下達召集令,同樣在國內再次徵召一百萬軍隊進入戰場。
世界譁然,中國人也瘋了嗎?
不管世界各國如何看待,中俄兩國的確開始了各自的徵軍計劃。但相對於行政效率緩慢,三天後依然沒有集結起一支部隊的俄國,中國第一支在北京完成集結的預備一師裝車發往西伯利亞。同時各省各府的兵力正在高速集結當中,相信一個月內這一百萬預備軍隊可以全部開赴戰場。這時世界各國纔想來,相對於僅有六千萬人口的俄國來說,近五億人口的中國集結一百萬軍隊實在的太容易了。
中俄戰事看樣子要越打越大,中俄雙方都放言要在對方的首都進行自己的閱兵式。與此同時。從鄂木斯克出發的中國軍隊依然在日夜不停的進攻當中,而俄軍潰敗也依然沒有轉好的跡象。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不認爲俄國能獲得最終的勝利,於是英美法意等國紛紛對中國進行交涉希望能調停中俄戰事。就連一向暗地裏支持中國的德國也派遣公使。明言不希望中國軍隊進入包括葉卡捷琳堡等俄國傳統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