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域神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印刷品那就是印刷品,這幅字用的甚至不是紙,而是一種特殊的接近於塑料的混合材料印刷而成,不易碎,也不易折斷,故而能夠保存得非常好。
站遠了看,還真看不出來,可是走進一看,這就假的不能再假了,雖說東晉時期宣紙還未流行,甚至可能都沒有多少人用過宣紙,但一般書畫用的還是紙張,更何況那個時候根本不可能有這種混合材料啊。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人爲了保護王羲之的真跡,特意弄了這麼一件印刷品,然後利用裱字的技巧,將真跡嚴絲合縫地藏進了這印刷品裏面。
但這好像也不太對,因爲有一段時間,張天元記得小時候家裏牆上掛着的那種塑料畫都被拿去燒了,生怕惹出什麼禍事來,如果要靠這東西來保護真跡,不太靠譜啊。
難道是不怕燒,或者說一般的溫度無法焚燬熔化的材料寫成的書法?並不是用的紙張?
人一旦有了固定思維,那就有點轉不過彎來了,都說紙張不好保存,那麼當時如果王羲之想把自己的書法留給後世怎麼辦?那就得選擇更爲容易保存的東西啊。
他有點搞不懂了,於是乾脆再度動用了鑑字訣,想要利用透視和查微相結合來取看看這幅字到底有沒有夾層,裏面到底有沒有別的東西。
這一看,卻看到了一片璀璨的金光。
“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