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道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立鼎1894 !
楊浩出來不光是送劉大富並招攬人手一件事,更重要的是,他必須親自調查當代當地的經濟產出和綜合狀況,以確定下一步的物資倒換與盈利基點。
單純不考慮外部風險的話,以21世紀中國的工農業生產力,拿出十分之一都能橫掃乙位面的整個世界。當然那不可能,一則本世界裏這麼大的物資流通肯定震驚各國,藏都藏不住,二則這邊正是列強瓜分中國的前夜,一個不可控的力量卻擁有無數的財富,他們肯定會二話不說合夥撲上來搶奪。
劉大富那十一個人平時四處流竄,打聽消息是一把好手,對於基本物資的市場價約麼知道。但冒充洋貨的稀罕工業品如何定價,就必須深入調查並試探一番。
因此,其實送給他家的那麼多東西,可不單純是給他們享受的,楊浩一家斷定他們留不住,必然要分散出去,那麼置換的價格,基本就是當地人能夠接受的基準,同時也要測驗其需求主次,針對性的預備下一回的物資。
管童生很負責任的馬上投入工作,照着剛拿到的物品清單挨個辨認並登記,然後捧着厚厚的一本招工要求苦讀。
裏面有幾條讓他心中一陣嘀咕。明確要求,參選的人員抽大煙的不要,遊手好閒的禍害鄉里的不要,不孝子不要,有殘疾的不要。反過來,孝子優先,識文斷字的優先,有一技之長的優先。
如果這些都能理解,那麼凡是正式工的家中14歲以下孩童必須接受炎黃公司開辦的學堂教育,其他家人也有機會進入掃盲班學文,甚至還有一份基本掃盲字單,繁體和簡體對照表。就讓管中寬心裏頭直打鼓。
好歹也是讀書人,他很清楚,歷朝歷代,朝廷管控最嚴的就是文化,特別是大清立國二百餘年,那是決不允許有皇家勘定的教材範本之外的文字傳播。讀書就能明理,明理就容易多心,多心則不易管理,照楊浩的做法,連農民都認字的話,他這類的讀書人豈不是就顯不出高貴來?那豈不是要天下大亂?!